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法中电子证据的效力是如何的

行政诉讼法中电子证据的效力是如何的

时间:2023-11-14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75

电子证据的定义和特点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诉讼证据,存储于磁性介质中,并借助现代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及其设备进行存储、处理、传输、输出的一切证据材料。

一、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审查

在民事诉讼中,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相关当事人的陈述:需要审查输入人、发送人、接收人等相关当事人的陈述,以辨明电子证据的真伪。
  2. 专家鉴定结论:可以依赖专家的鉴定结论,以及计算机的数据分析报告,来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
  3. 生成环节:重点审查电子证据是如何形成的,包括生成环节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证据失真的因素。
  4. 传送与接收环节:重点审查传递电子数据的网络运营商是否公正、独立,传递、接收电子证据时所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是否可靠,以及电子数据在传递过程中是否被修改或加密。
  5. 存储环节:重点审查存储电子数据的介质是否可靠,由哪方保存,以及存储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加密等措施。
  6. 收集环节:需要注重审查和区分电子证据的收集主体,分析电子证据收集者与本案是否存在利害关系。
  7. 综合认定:需要注意将电子证据与其他证据进行综合认定,如果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佐证或不互相矛盾,可确认该电子证据的效力。

二、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审查

对于电子证据的关联性,一般依靠法官的生活常识、审判经验和逻辑推理进行考证。如果该电子证据的出现明显比没有该证据存在更能证明案件事实,可判断该电子证据与该案件事实存在关联性,予以采纳。

三、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审查

证据的合法性要求证据必须是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取得的事实材料。在电子证据的获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取证程序进行。尽管我国目前没有对电子程序的取证程序进行规范,但仍然需要遵守取证程序的基本原则,确保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解聘规定了教师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被所在学校等机构解聘或给予行政处分的情形。教育申诉制度则为教师等教育主体提供了获得行政救济的途径,促进教育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如申诉处理不当,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包括认证的概念和作用,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以及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的要求。行政诉讼证据必须具备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三个特征。证据的合法性要求包括符合法定表现形式和取证方法合法。在具体认定时,需要根据不同证据种类采用不同的认定方法

  • 行政诉讼二审判决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 行政诉讼法常识当事人不服行政诉讼的裁定怎么
  • 什么是行政诉讼时间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