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担保法》第31条规定,履约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本案涉及履约保证人如何行使追偿权的问题,对此,审判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3年12月10日,被告**明-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支行签定了一份《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约定**支行借给**公司人民币800万元,借款期限为2003年12月12日至2004年12月11日。同年12月12日,原告**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被告**汇申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与**支行签定了《保证合同》,约定两公司为**公司上述800万元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公司于2004年12月10日还款了60万元,但未归还其余借款本金及利息。**公司于2005年2月5日代**公司归还**支行借款本金80万元。**支行于同年2月7日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归还尚欠借款本金及利息,由**公司、**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由**公司、**公司及**公司承担案件受理费。在该案诉讼中,案件当事人达成了还款协议,**支行遂撤回起诉。2005年3月29日,**公司代**公司向**支行归还了借款本金660万元和利息95,644.66元,并承担了案件受理费21,505元。之后,**公司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公司支付代偿借款本金740万元和利息84,549.92元,判令**公司支付(2005)沪一中民三(商)初字第133号借款合同纠纷案受理费21,505元,判令**公司支付上述款项的利息,判令**公司对**公司应支付的上述款项的50%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等。
一、被告**明-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代偿借款本金人民币740万元和代偿借款的利息人民币84,549.92元;
二、被告**明-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5)沪一中民三(商)初字第133号借款合同纠纷案受理费人民币21,505元;
三、被告**明-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借款本金人民币740万元和利息人民币84,549.92元、(2005)沪一中民三(商)初字第133号借款合同纠纷案受理费人民币21,505元为本金,自2005年3月30日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和特点。按份保证指共同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各自承担约定的责任;连带保证则指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各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内部仍有份额划分。两种保证方式下,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均可向主债务人追偿,且其他保证人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
共同保证的成立方式和特征。共同保证可以通过约定保证和法定保证产生,主要通过合同方式产生。对于是否多个保证合同构成共同保证,存在不同观点。德国法认为只有对同一债务的同一部分进行保证才构成共同保证,是狭义理解;而英国法认为基于同一或不同保证合同按份承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