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如果被告不提供或逾期提供证据且没有正当理由,将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包括适用实际法律规范错误和适用程序法规错误。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必须与所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相适应,并且必须是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有权适用的。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通常表现为适用法律法规性质错误、适用法律法规条款错误和适用法律法规对象错误。
人民法院审查行政程序应遵循依法审查的原则、合法性审查的原则和无司法变更权的原则。
审查法定步聚、审查法定顺序、审查法定形式和审查法定时限。
行政程序违法的情况主要包括具体行政行为缺少法定步骤、具体行政行为实体处理合法但程序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程序违法未造成损害、要式行为不符合法定形式、诉讼期间行政主体重新取证、行政主体因法律依据不足请示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解释、违反执行程序滥用职权等。
超越职权是指行政主体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规定或授权的范围。超越职权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从主体看,主要有纵向越权和横向越权。从内容看,主要有超越法定范围和超越法定幅度。从程序上看,主要有超出法定时间和超出法定方式、形式或未遵守法定程序。
法院对行政主体超越职权的行为进行资格审查、内容审查和程序审查。
滥用职权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不符合立法目的、精神、原则的具体行政行为。
滥用职权的情况主要包括动机和目的违法、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武断专横、行为后果显失公正。
显失公正的处罚主要包括法律规定量的幅度内的显失公正、法律规定种类的幅度内的显失公正和法律无规定但显失公正。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相同情况不同处罚、不同情况相同处罚、一个行为重复处罚、不考虑相关因素、考虑了不相关因素等。
认定显失公正时应当遵循行政处罚动机端正原则、公平合理原则、处罚种类运用适当原则、自由裁量权适用相对性原则、符合社会习俗原则和社会效益原则等。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的有效性及相关流程。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劳动者举报时应区分举报和投诉,及时维权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详实信息和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为举报人保密,并提供奖励。劳动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以备
上诉人因参与公司组织的九华山祭拜活动而受伤,但被认为不属于工伤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上诉人请求撤销原判并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的案件。上诉人认为前往九华山祭拜是听从领导指示和安排的公司行为,属于因工外出,应认定为工伤。提供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工伤调查笔录、公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