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领域中,单独保证和共同保证是两种不同的担保方式。单独保证是指由一个保证人担保同一债权的保证,而共同保证则是指由数个保证人共同担保同一债权。
单独保证是指由一个保证人独自承担对同一债务的保证责任。除非另有明确规定,通常所说的保证都是指单独保证。
共同保证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保证人共同承担对同一债务的保证责任。具体来说,共同保证要求保证人必须是两个或更多个人,无论是公民、法人还是其他法律认可的组织都可以。此外,这些保证人必须共同对同一债务进行担保,如果每个保证人只对自己的债务进行担保且彼此之间没有关联,那么这仍然被视为单独保证,而非共同保证。
根据《担保法》第12条的规定,当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的保证人时,保证人应根据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来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没有约定保证份额,那么保证人将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的担保责任,而保证人有义务承担实现全部债权的责任。已经承担担保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其他保证人承担其应承担的份额的连带责任。这一条规定了共同保证的两种基本形式: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并规定了它们的不同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解释》第19、20、21条的规定:
按份共同保证是指保证人根据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来承担担保责任。在履行保证责任的范围内,按份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有权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连带保证合同权利主张的方式,指出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主张权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有时间限制,债权人需在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或法定的六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同时,根据不同担保合同条款,担保责任的期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
抵押财产合法性的重要性,强调在抵押过程中需要注意抵押物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以及变现能力等问题。同时,对保证人的资格进行考察,办理法律规定的手续和其他预防手段也是必要的。在签订合同前,应核实担保财产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抵押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