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院审理后的判决结果,被告赵某被要求承担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
赵某和汪某作为债权人的连带共同保证人,在汪某的保证合同被他人冒用其名义签订的情况下,该合同对汪某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债权人只能向赵某主张保证责任。赵某作为连带保证责任人,应当承担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
这是因为,尽管汪某的保证合同由于他人冒用汪某名义签订而无法产生法律效力,这主要是由于冒用汪某名义的人和债务人的欺诈行为,以及债权人审查不严的原因所致。债权人并没有过错。此外,赵某提供保证时并非以汪某必须提供保证为前提,因此汪某的保证合同无效并不影响赵某履行保证责任的义务。
当然,由于汪某的保证合同无效,赵某将无法对汪某行使追偿权。然而,能否行使追偿权并不是赵某承担保证责任的前提,而是承担保证责任之后的一种后果。赵某在清偿债务之后仍有权向冒用汪某名义签订保证合同的当事人和债务人寻求补偿。
(县人民法院司法行政科杨-斌)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共同保证的成立方式和特征。共同保证可以通过约定保证和法定保证产生,主要通过合同方式产生。对于是否多个保证合同构成共同保证,存在不同观点。德国法认为只有对同一债务的同一部分进行保证才构成共同保证,是狭义理解;而英国法认为基于同一或不同保证合同按份承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