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可以民告官?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被拒绝的。
四、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土地、矿藏、水流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民告官”依据的法律是《行政诉讼法》,可以认真了解一下该法律的各项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订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对“民告官”受理的范围作了新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的内容。包括提出听证要求的时间限制、通知当事人的时间和地点、听证的公开性、听证主持人的指定和回避制度、听证参加人的规定以及听证程序的具体流程。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之一,也是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证据之一。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大多数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专业技术性强和影响大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则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