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认被告对原告多次违法行为工伤认定结果不作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其赔偿对我造成经济损失175万元。
我于2008年10月17日被安排在XXX市工伤工作的奶源事业部从事品保员工作。2009年11月19日下午,在清河门奶站监视挤奶过程中摔伤,导致多处受伤。被告与XX市XX公司无法达成共识后,被告向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起工伤认定。
2011年3月22日,我收到X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作出的20111001非工伤认定结果,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因为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没有向我索要任何证据,却直接作出认定。同时,也没有向我发出书面受理或不受理的通知,这违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工伤认定办法》第7条规定。
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供的三份调查笔录明显虚假,侵犯了我的个人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我享有依法控告权利,并有权获得赔偿。由于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违法行为,我为此奔波了2年,身心受到伤害,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了继续上诉并维持生计,我不得不变卖房产。由于这一切都是由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造成的,我要求其一次性支付赔偿175万元。
请求公正判决,支持诉请。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张某某
2012年8月8日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阶段的内容。一审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必须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二审是上级法院对下一级
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包括法院应告知原告变更被告或裁定驳回起诉的规定。同时,阐述了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列举了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情形,并特别指出了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特殊情况。
行政不作为判决后仍不作为的处理措施,包括采取法律措施对行政机关进行处罚,如罚款、公告等,同时向监察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行政不作为的危害,包括行政腐败、政府职能错位以及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侵犯。表现方面,主要介绍了依申请和依职
法律咨询中关于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行为时,应具备合法资格和地位,符合法律法规,且行政行为应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容合法适当,并遵循法律程序。同时,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复议和诉讼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