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应如何处理
时间:2024-10-25 浏览:5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不作为的法律救济途径
行政复议
根据1999年颁布的《行政复议法》第六条(八)、(九)、(十)项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针对行政机关在以下情况下的行政不作为行为进行救济:1.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证书、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的申请;2.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的申请;3. 行政机关没有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4.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费。
行政诉讼
根据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四)、(五)、(六)项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针对行政机关在以下情况下的行政不作为行为进行救济:1. 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申请;2.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申请行政机关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的法定职责;3.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认为行政机关应发放抚恤金的申请。从上述法条内容来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于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救济范围基本一致。信访也是一种法定的救济途径,根据宪法第四十一条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信访的形式向信访工作机构和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行政不作为的申诉、控告或检举,并有权获得登记、处理和答复。因此,信访也是一种可以用于救济行政不作为的途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货退款不退货是否合法
假货退款不退货的合法性,并介绍了判定假货的两种情况。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消费者维权的五种方式,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这五种方式各有特点,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
-
限期拆除通知书的可诉性问题
限期拆除通知书的可诉性问题。当事人如有异议,可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提出观点和证据,如不满意复议结果,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时限为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当事人应遵守诉讼时限,以免错过机会。
-
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紧密相关,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区别主要在于发生原因、适用的审判机关、审判对象和法律后果不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流程和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具体内容。
-
提审和指令再审的裁定
《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审和指令再审的规定。上级法院有权在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下级法院的判决进行重新审判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文章还介绍了提审和指令再审的适用情形、审理程序以及决定主
-
帮人干活受伤如何打官司
-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判公开原则
-
诉讼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