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行政不作为的法条依据

行政不作为的法条依据

时间:2024-12-0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972

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规定及表现形式

一、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规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第5项、第6项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以下三类行为提起诉讼案件,即认为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这些案件被归为行政不作为案件。行政不作为诉讼已成为行政诉讼法中与行政作为诉讼相对应的独立诉讼形态。行政不作为的起诉、受理、裁判已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将行政不作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并以行政诉讼的方式实现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责任的追究,是行政审判工作的重大发展。然而,经过20年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法治进步,行政诉讼法未进行重大修改,已明显落后于司法实践和时代的步伐。为了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行政不作为诉讼,从整体上推进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发展,需要得到立法的授权和法理的支持。

二、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近几年审理的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分析,行政不作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 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复,在依申请的行政案件中出现。例如,高谷镇大青村四组诉彭水县国土局不处理土地纠纷一案。2. 对受害人请求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申请或行政主体自己发现的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拖延履行行政义务,在依职权的行政案件中出现。3. 在接到行政相对人的许可申请、求助申请或依职权发现相对人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后,借故摆脱,无正当理由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拖延履行行政义务。例如,马康容诉彭水县国土局不颁发建房许可证一案。4. 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约定的行政义务,例如张丹等五人诉彭水县人事局、县计生委不履行人事行政合同一案。5. 不履行基于行政主体的自身行为所派生的行政义务,例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后,赔偿请求人向行政主体请法语行政赔偿,行政主体不予答复的行为。以上是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这些形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行政不作为的实质和特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打股权确认官司的效力:冻结股权的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在打股权确认官司中,关于冻结股权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当股权存在争议且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时,可以申请冻结对方股权。法院可根据申请或自行裁定采取保全措施,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同时,法律规定财产保全可采取多种方法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 依嘱托登记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依嘱托登记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规定。依嘱托登记是不动产登记机构根据特定嘱托进行的不动产登记行为,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国土资源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机构根据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等进行登记是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并

  • 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

    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和审理程序。对于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且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情况,可以采取强制医疗措施。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和决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审理程序,包括合议庭审判

  •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 行政诉讼的一般规定
  • 刑事诉讼中不起诉的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