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在诉状中声称,答辩人虚构了XX铁矿被批准关闭的事实,并动用公安强迫清退原告回乡。然而,答辩人注意到原告这一陈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
实际情况是,XX铁矿早在1982年就依法被关闭,包括原告在内的铁矿工作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原告作为临时工,对此事是知情并同意的,并且接受了安置条件。
1. 原告的主要投诉请求和事实、理由
原告的请求主要包括撤销历政发[1982]125号文件和为自己办理退职手续以享受相关待遇。原告的事实和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计划内临时工不应被辞退,二是XX铁矿没有被关闭。
2. 原告曾通过信访途径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政府和部门已作出明确的答复和复查意见
原告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信访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政府和部门已经对原告的请求作出了明确答复和复查意见。
原告在第三次信访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与前两次信访相同,即计划内临时工不应被辞退,XX铁矿没有被关闭。这是一次重复信访。
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各级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在原告的请求已经得到复核意见的情况下,答辩人依法不再受理原告的请求,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被驳回。
XX市XX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XX市人民政府
20XX年XX月XX日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问题。针对某工程项目因未经验收擅自交付使用受到执法部门处罚的情况,讨论了分公司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及主体资格。分公司可以作为行政处罚对象,但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执法部门应掌握其违法行为事实并具备确凿证据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