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行政诉讼

时间:2023-12-29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225
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在我国,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称为三大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

行政诉讼的法律特点

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活动,用于解决行政争议。行政诉讼是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唯一机关。

司法活动的独特性

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活动,与行政复议、行政申诉和监督处理等其他方式不同。行政诉讼是指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在行政诉讼中,法院主持诉讼活动,当事人参与其中,并采用开庭举证、质证、辩论、陈述和法院裁判等诉讼形式来解决行政争议。

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

行政诉讼的核心内容是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的审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不同。例如,在行政诉讼中,调解不适用于审查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的裁判形式主要是确认、撤销和维持判决。

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

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实施公务活动时引发的纠纷。行政争议的形式和种类多样,包括行政机关之间的内部争议,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外部争议,以及因行政机关实施抽象行政行为或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争议。法院只解决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而排除范围内的行政争议则由其他救济途径解决。

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特殊地位

行政诉讼的原告恒定为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被告恒定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作为行政主体时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地位是由行政管理活动的特点决定的。行政机关享有命令权、强制权等特殊权力,可以通过这些权力迫使当事人服从行政命令。而作为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则有义务服从行政管理,无法直接与行政机关对抗。

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具有特殊性。行政诉讼原告享有起诉权和撤诉权,而被告不享有起诉权和反诉权。同时,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程序

    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程序,包括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和裁判过程。另外,也介绍了经济诉讼的特点和程序,指出经济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情况,专门受理经济纠纷和涉外经济案件。最后还介绍了行政诉讼的定义和程序,包括当事人向法庭提起诉讼,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审理和裁

  •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行政监督涵盖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活动,而行政法制监督则是指特定机关、司法机关及公民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实施的监督。行政法制监督是基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制度实施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对行政行

  • 听证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中的听证适用范围及听证程序的相关规定。在特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包括核实参会人员、宣布纪律和权利义务、确认主持人身份、宣布听证事项和案由、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质证和辩论、其他参与人陈述、最后陈述等步骤。听证会的

  •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作用

    行政诉讼的定义、作用及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行政诉讼是当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此外,还介绍了合议庭的定义、作用及其在行政案件中的重要性。合议庭是法院审判案

  • 行政法律规范的解释方法
  • 听证程序的主要规则
  • 行政裁定的法律特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