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行政诉讼管辖异议时被告举证期限应该如何确定

行政诉讼管辖异议时被告举证期限应该如何确定

时间:2023-12-14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289

行政诉讼管辖异议时,被告举证期限的确定

一、被告举证期限的确定

在行政诉讼中,无论当事人是否提出管辖异议,被告都应当在收到法院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法院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二、确定举证期限的原因

1、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因此,被告除了提供事实根据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依据外,还应通过向法院提供的材料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2、为了提高行政诉讼效益和实现程序公正,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法院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如果被告不提供或者逾期提供证据且无正当理由,法院将判决其败诉。

3、当管辖权出现异议时,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法院应当审查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如果异议成立,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

4、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所提供的证据是其在行政程序中已经收集并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依据的材料,与管辖权异议无必然联系。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0日内举证。除非被告有正当理由经法院准许延期提供证据,否则应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举证。

5、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是指认为受诉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依法无管辖权的意见和主张。管辖权异议仅涉及到法院管辖是否合法的问题,不涉及被告举证是否可以延期。无论哪个法院管辖,被告都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举证。即使管辖权异议成立,被告仍需依法举证。受诉法院在移送案件时,可以将被告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证据一并移送,而受移送的法院则不应重新接受被告超过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

6、如果允许被告在管辖权异议确定之后重新确定举证期限,行政机关可能故意拖延举证,转化证据,甚至提出管辖异议,以修饰原本违法、缺乏证据的行政行为,使其在诉讼阶段表现出合法和证据充分的面貌。这违背了行政诉讼的宗旨,不利于司法公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主体,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角色与职责。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拥有立案权、侦查权和执行权等。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拥有侦查权、批捕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人民法院则是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二审程

  •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的内容。包括提出听证要求的时间限制、通知当事人的时间和地点、听证的公开性、听证主持人的指定和回避制度、听证参加人的规定以及听证程序的具体流程。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之一,也是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证据之一。

  •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中国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行政赔偿、补偿及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相关原则。在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特点也对于理解这一过程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决策权,旨在处理案件并尊

  •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如果要民告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前,为保证庭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审判人员依法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当事人对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有权提出异议。异议成立的,受诉人民法院应裁

  • 行政诉讼裁定管辖
  • 行政诉讼管辖权异议申请书的内容有哪些
  • 行政诉讼管辖权异议应该向哪个机关申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