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今年45岁,15年前,经房东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李先生,两人都是二婚,2002年领了结婚证。2003年,两人在绿园区贷款购买了一套住房,王女士说,当时首付的钱和每月的还款都是她在支付。
今年11月3日,王女士的丈夫得了脑血栓住院治疗,暂时说不出话来。11月22日,王女士在打扫房间时,意外在丈夫的床褥下发现了一个档案袋,里面装着的东西让她当场就昏了过去,里面有她自己的死亡证明,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日期是2012年10月4日;还有一本户口本,证明她身份的那一页已经被死亡注销,时间是2012年10月8日;还有三家信贷机构的贷款材料,证明李先生将现在的这套住房进行抵押贷款,共贷款12万元,每月要向三家信贷机构还款8900元。
“我还活着,为什么要证明我死了?为什么要将房屋抵押?我们也不急用钱。12万元的贷款在哪里?”王女士不停地质问丈夫,可是丈夫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房屋抵押贷款为何不翼而飞
王女士说,丈夫将房屋抵押,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家里亲戚急用钱。因为丈夫说不出话来,王女士曾经将王家和李-家所有亲朋的人名写在纸上,让他指出谁用了钱,当时他在前妻女儿的名字上画了圈,写了个“4”字,似乎代表着给了女儿4万元;他在妹妹的名字上也画了圈。
但李先生与前妻生的女儿否认此事:“我爸爸在我8岁的时候就和妈妈离婚了,以前我们很少联系,但他毕竟是我爸爸,有病了我要来看望他。这4万元我根本就不知道咋回事,从来都是我爸打电话跟我要钱,最近这一年,爸爸给我打电话的次数非常多,最常说的就是他没钱了、找不到我王姨了等等这些话,如果他有钱,不至于50、100地跟我要钱。”
一起借款纠纷案,王某向夏某借款并以陈某的房屋作为抵押,但双方未进行房屋抵押登记。一年后王某未能归还借款,夏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争议焦点在于陈某是否应承担还款责任。根据抵押登记原则,因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担保物权未成立,陈某不承担还款责任。
以同一处房屋进行多次抵押借贷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并介绍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依法进行登记的多次抵押借贷是合法的。房地产抵押登记需房屋所有权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包括抵押物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等。
农村房屋转让的条件、宅基地上房屋的转让以及农村房屋转让的程序。农村房屋转让需满足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条件,宅基地上的房屋转让受到严格限制,且转让程序复杂,包括书面同意、产权审查等步骤。
房产抵押所需的费用,包括评估费和抵押费用。评估费用由专业评估公司收取,受房屋因素等影响。个人房屋抵押需提交一系列资料,包括身份证、收入证明等。房产抵押登记程序包括提交申请、登记机关受理、审核、登记、收费发证和建立档案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