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责任鉴定是一项重要的程序,以确定医疗事故的责任和赔偿责任。目前,存在三种常见的医疗事故责任鉴定方法:
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卫生局提出申请,由卫生局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这种方法需要当事人提供正式委托书、相关材料以及交纳鉴定费的收据。
当事人可以与医院协商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同样,当事人需要提供正式委托书和相关材料。
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法院委托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另外,医疗纠纷也可以通过司法鉴定解决,而司法鉴定的结论具有法律效力。
医疗事故责任鉴定的第一步是委托。委托可以以两种形式进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或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在委托鉴定时,当事人需要提供正式委托书、相关材料以及交纳鉴定费的收据。
医疗事故责任鉴定机构在接到委托书后,会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包括病历资料原件、医学影像检查资料、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等。
值得注意的是,医学会不会受理某些医疗事故争议,例如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已经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的等情况。
根据事故争议涉及的学科,医疗事故责任鉴定机构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主要学科的专家人数不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总数的一半。
在鉴定会议之前,医疗事故责任鉴定机构会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无故缺席、自行退席或拒绝参加鉴定,都不会影响鉴定的进行。
在鉴定过程中,专家组成员会推选产生组长,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医、患会分别陈述事实,并接受专家组成员的提问和必要的检查。
专家组进行讨论,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者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进行再次鉴定。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