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有内在价值法与公允价值法两种观点:
(一)内在价值法
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市场价格高于行权价格的部分。股票期权分为固定型和可变型两种,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计量的时间不同。固定型股票期权计划没有订立业绩目标,只要工作年限达到规定即可取得股票认购权,计量日是授予日;同时固定型股票期权往往把行权价格设定为授予日的市场价格,内在价值一般为零。而可变型股票期权计划规定所能购得的股票数量取决于雇员将来的服务或业绩状况,这时计量日为数量和价格双方都已知的第一日。在这种情况下,授予日不作会计处理,会计期末对行权价格和可购数进行估计,得出报酬成本,以后每会计期末对以前估计的报酬成本加以修正,直至服务期满日。可变型股票期权的价格应小于固定型的,因为雇员只有实现业绩目标才能行权。APBOpinionNo.25采用的就是内在价值法。
(二)公允价值法
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期权的价值随着证券市场的行情变化而变化,因而对于期权和约的初始确认,应以和约的公允价值及期权费为计量基础。对于和约生效后的报告日可按其不同的持有目的,分别采取不同的计量基础,并决定是否及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变化产生的损益。公允价值的估算一般使用**柯——科勒斯模型,考虑的参数有:行权价格、授予日市价、预计授予日到形式日的期限、预计股利支付率、预计期限内的无风险利率。
二、我国现行股票期权入账办法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的对股票期权的账务处理办法主要有三种,下面予以概括说明并加以评价。
作为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给予经营者的一种权利,经营者凭借这种权利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可以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并在其认为合适的价位上抛出该股票以获得差价。目前,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己向经理人实施了
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源于**公司的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中,董事会代表股东的利益,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而经理人员主要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公司的关键问题是要以最低的代理成本来激励出经理人员的最大代理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为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委托代理制等形式发展到1994年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的年薪制。而当被国外企业广泛采用的股票期权薪酬制走近我们时,才使
经理股票期权的对象是经理人提供的劳务,在确认该项期权的同时,应同时确认报酬成本。因为公司为了获得经理人的劳务,向其赠与有价值的股票期权,符合费用定义的相关特征,故而应确认相应的费用。与经理股票期权相关的赠与日,授权日,行权日以及股权出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