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债权人要求履行债务变得困难的情况,必须满足三个要件:一是债务人的住所发生变更;二是债务人的住所变更发生在保证合同成立之后;三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重大困难的具体界定通常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确认。一般来说,债务人下落不明、不知滞留何处;或者迁居国外或国内的边远省份;或者虽知其住所地,但进行追索费用过高等情形,都可被视为重大困难。
当人民法院受理主债务人的破产案件后,对主债务人财产的其他民事执行程序必须中止。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无法先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只能请求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因此,债权人无需等待破产结果发生,可以直接向保证人请求履行保证责任。
保证人有权放弃先诉抗辩权,这是保证人的一项权利。预先抛弃和事后抛弃是两种放弃方式。预先抛弃是指在一般保证合同中预先约定保证人不行使先诉抗辩权。事后抛弃是指在一般保证合同成立后,保证人明示或默示放弃先诉抗辩权。无论是明示还是默示放弃,都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例如,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就属于明示的方式。另外,如果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债务清偿期限届满后,保证人应立即清偿,则属于默示的方式。从中可以推定保证人默示放弃了先诉抗辩权。
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及条件。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有追偿权,且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时主观上不能有过错,否则不能向主债务人追偿。如果保证人在可以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而没有主张时清偿了债务,则不能再向债务人追偿。具体问题应咨询专业
行使不安抗辩权是否需要证据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行使不安抗辩权需要履行通知义务和举证义务,即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无法履行或可能无法履行债务的情形。通知义务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危机并提供还债担保,而举证义务则是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因此,行使不安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在合同双方互负债务且未约定履行顺序时,一方要求履行时,对方有权拒绝;在异时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时,后履行一方可行使不安抗辩权;若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未履行,后履行一方同样有权拒绝。不安抗辩权的行使需根据具体情
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文章详细阐述了诉讼时效的认定方法,包括时效期间的起算、分期履行债务的情况、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请求权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