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出售抵押房屋属于违反物权法和合同法的违法行为。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406条第2款规定,抵押人在转让抵押财产时,应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如果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其抵押权益,可以要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款项提前清偿债务或存入指定账户。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
在《民法典》生效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需经抵押权人同意,应将转让所得款项提前清偿债务或存入指定账户。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可消灭抵押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2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单独转让或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时,抵押权也同时转让,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
1. 委托方应向具备资质的房地产估价单位咨询并查阅相关文件,了解房屋评估的相关知识。委托方需向房地产估价单位提供《房地产估价委托书》作为委托评估的依据,若房地产估价单位无异议,则视为接受委托。
2. 委托方需向估价单位提供评估房屋土地的相关资料,如土地使用证及附图、地上建筑物产权证明及附图、房地产他项权利登记文件等。如果土地使用权是以有偿方式取得的,则需提供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合同。
3. 资料准备齐全并交给估价单位后,委托方可与估价单位约定实地勘察的时间,并明确勘察时的具体要求。估价单位将在约定时间对委托方的房屋进行实地勘察和评估,委托方需支付评估服务费。约一个月后,委托方可领取房屋土地评估报告书。
质押的法律要求和程序,包括登记书的填写要求。申请人必须使用标准A4纸张和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来填写登记书。这是质押程序的重要部分,以确保法律要求和程序得到正确执行,保障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按揭房产的抵押可行性及相关法律规定。抵押房产可二次抵押并依法律规定登记办理权益变更手续。抵押房地产由抵押人占用管理,抵押权可随债权转让。抵押房地产可转让或出租,转让所得需提前清偿抵押权人所担保的债权。
房屋二次抵押的法律规定。在我国物权法规定下,房屋在按揭期间未取得房产证也可进行二次抵押,但需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权人有权放弃或调整抵押权,变更需经其他抵押权人同意。债务人以财产设定抵押时,其他担保人在抵押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可免责。同时,文章还
抵押担保合同的内容。合同中,甲方提供抵押物作为担保,乙方为抵押权人。合同详细规定了抵押物的内容、贷款金额及期限、抵押物的保管与保险、违约行为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等。在特定情况下,乙方有权提前处分抵押物实现抵押权。若甲方违约,应支付违约金并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