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在履行期届至时,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种行为可以表述为"保留自己的给付"或者"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在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是否需要向对方作明确的意思表示,以及是否应当及时通知另一方,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规则。
1. 当因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而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可以不通知对方。这是因为不通知对方不会给对方造成危害。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表现是在届期不履行债务,此时应推定在先履行的一方了解另一方是在行使自己的对抗权利。因此,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而未通知另一方并不构成合同责任。这与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况不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
2. 当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的履行有重大瑕疵或者只履行了部分义务时,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另一方当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应当通知对方,给对方举证、解释、改正的机会,以防止损失的扩大。这是因为在先履行的一方有时可能不了解自己履行的效果。举例来说,合同约定甲方在1月2日发货,乙方在3月1日付款。如果乙方在收到货物时发现货物与合同约定严重不符,他可以在履行期届至时拒绝付款,并同时通知对方,以便对方可以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担保合同中的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当担保合同中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先履行方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先履行方行使不安抗辩权需满足一定条件,如有充分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履约能力,并在其提供担保前中止履行合同。若后履行方未能提供担保,先履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抗辩权可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前者无需主债权即可行使,后者仅从属于特定债权。另外,根据行使效力的强弱,抗辩权可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文章还介绍了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与联系,它们在不同情境下保护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抗辩权是指一方当事人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时的对抗权。根据分类角度的不同,抗辩权可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以及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等。独立抗辩权不必拥有主债权即可行使,从属抗辩权则需自己拥有请求对待给付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