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 > 抗辩权案例分析之诉讼时效抗辩权

抗辩权案例分析之诉讼时效抗辩权

时间:2024-08-21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8247
本文通过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案例分析的详细描述,清晰明白地解释了诉讼时效抗辩权的适用条件,以及其成立的要件,可以使得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诉讼时效抗辩权,在运用的时候也能够得心应手!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具体案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抗辩权案例分析之诉讼时效抗辩权

案例介绍

本案发生在2007-2008年间,陈某与李某同居期间从沈某处购买水泥砖和白酒,共欠款24500元。2011年,陈某与李某解除同居关系并分割财产。2012年,沈某向陈某与李某讨要欠款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沈某自2011年10月份以后才开始主张债权,对李某关于该笔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意见予以采纳。陈某对该笔债务没有异议,应由陈某偿还。一审判决如下:一、陈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清偿沈某24500元。二、驳回沈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上诉

陈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称一审认定超过诉讼时效只对李某有效,而对陈某无效错误。请求撤销原判,驳回沈某的诉讼请求。

二审判决

二审法院认为,沈某向陈某、李某催要欠款时,该债权已超过诉讼时效,陈某与李某均享有诉讼时效抗辩权。陈某向沈某出具欠条视为同意支付该欠款,放弃了诉讼时效抗辩权。陈某注明的内容对李某无效,李某对该债权享有诉讼时效抗辩权,不应承担清偿责任。二审维持了原判。

法律解析

本案涉及的问题是,超出诉讼时效后的债权,经债权人向连带债务人主张权利,其中一人重新出具欠条,其他债务人未予认可,未予认可之债务人以超过诉讼时效行使抗辩权是否成立。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构成要件为:放弃权利的主体需具有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处分能力;放弃行为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行为,无需权利人同意;义务人需知道诉讼时效完成、享有诉讼时效抗辩权。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期间视为未届满,义务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拒绝给付不能成立,义务人负有的债务转为完全债务,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根据以上分析,诉讼时效抗辩权的理解更加清晰。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不具有涉他性,连带债务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债权已变为非完全债权,不具备法院保护的强制力。因此,在诉讼时效期间已届满的情况下,除非其他连带债务人同意或法律有特殊规定,一连带债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为不应具有涉他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及条件

    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及条件。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有追偿权,且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时主观上不能有过错,否则不能向主债务人追偿。如果保证人在可以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而没有主张时清偿了债务,则不能再向债务人追偿。具体问题应咨询专业

  •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抗辩权可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前者无需主债权即可行使,后者仅从属于特定债权。另外,根据行使效力的强弱,抗辩权可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文章还介绍了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区别与联系,它们在不同情境下保护

  •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
  • 债务纠纷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
  • 什么是诉讼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