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方式 > 为什么费用性担保物权优先于融资性担保物权

为什么费用性担保物权优先于融资性担保物权

时间:2023-12-1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9187
现在向银行贷款,除了信用贷款后,一般是需要担保物的。现在可以担保的物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实物,还有各种的权利,其中就包括费用性担保物权和融资性担保物权,那么为什么费用性担保物权优先于融资性担保物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担保物权的定义和重要性

担保物权是一种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旨在确保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的内容是直接取得或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的权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公民和法人之间以债务形式发生的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保障债务,特别是合同债务的履行,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秩序、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费用性担保物权优先于融资性担保物权的原因

物权的优先效力是指物权与债权同时存在时,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物权之所以具有对外优先效力,是因为物权是直接支配物的权利,而债权则需要债务人的行为介入才能直接支配物。因此,物权具有优先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所有权的优先性

在一物多卖的情况下,已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买方的权利优先于另一买方所享有的债权。只有享有债权的买方不能凭债权要求已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买方交付标的物。

2. 用益物权的优先性

当某特定物已成为债权的标的物时,但该物上存在用益物权,该用益物权优先于债权行使。

3. 担保物权的优先性

当担保物权与债权同时存在时,担保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尤其在破产程序中,担保物权可以产生除权的效力。

4. 物权优先于债权的例外情况

在租赁期间,如果出租人将租赁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受让人,受让人不能凭债权主张租赁合同终止并要求承租人交回租赁物。尽管承租人的承租权在法律上属于债权,但承租人已经取得了租赁物的占有和使用权,这种权利具有对物支配性,而不仅仅是请求权。

物权的对内优先效力

在多个物权并存的情况下,先设定的物权优先于后设定的物权。在确立各物权的优先效力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1. 先来后到规则

先设定的物权优先于后设定的物权。这一规则的适用同时引申出另一个规则,即后成立的物权不得妨碍先成立的物权。先物权的实现可以导致后物权的消灭或自然排除后物权。

2. 定限物权优先于所有权

定限物权通常是根据法律规定和所有权人意愿产生的,其存在本身对所有权形成限制,具有对抗所有权的效力。

3. 担保物权优先于用益物权

当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时,担保物权优先于用益物权。这一规则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信用制度。

4. 费用性担保物权优先于融资担保物权

费用性担保物权是指为保存或增加标的物价值而产生的费用所设立的担保物权,如留置权。融资性担保物权是指为担保融资而设立的担保物权,如抵押和质押。由于费用性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是为保存或增加标的物价值而发生的,是融资性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基础,所以法律赋予其特别保护并赋予其优先效力。

5. 物权的例外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法律规定后发生的物权具有优先于先发生的物权的效力,如海商法上的船舶优先权。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物权的效力。

总结

物权的优先效力是物权与债权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物权作为一种对世权的表现。它有利于保护物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强制执行中参与分配的条件

    民事强制执行中参与分配的条件。被执行人的身份条件限定于非企业法人,仅适用于其他组织和个人。债权类型仅限于金钱债权,物的交付和行为请求权的执行不适用。普通债权人需取得执行依据才能申请参与分配,而享有优先权或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直接申请。参与分配的前提是被

  • 担保范围约定不明确的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担保范围约定不明确时的法律规定。在当事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担保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等。同时,法律也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当事人间的约定优先于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或保证的目的是确保债权的顺利实现。

  •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担保物权是从物权的一种,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涉及他人的所有物,具有属性特征、预先约定性、可靠性、自愿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担保的种类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等。反担保的范围在担保法中有所规定,但也存在一

  • 行使股权质押权是否需要经过法院审理?

    股权质押权的行使问题。依据我国担保法,质权人行使股权质押权并非必须通过法院审理,可通过协商与出质人达成一致。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如未获清偿,质权人可采取质物折价、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理。若所得价款超过债权数额,超出部分归出质人;若不足,则由债务人继续清偿

  • 抵押权预告登记是什么意思
  • 民法典履行保证责任后是否取得优先受偿权
  • 担保物权如何实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