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不仅对担保物本身具有效力,还对担保物的变异物、赔偿金、补偿金以及保险金等代位物具有效力。如果担保物灭失,设于其上的担保物权也随之灭失。然而,抵押物灭失后获得的赔偿金等应作为担保财产,担保物权人仍享有优先受偿权。
物上请求权是指在抵押权等担保权设定后,如果担保人或其他第三人的行为导致抵押物价值贬损,担保权人可以行使物上请求权,要求担保人和第三人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消除危险或排除妨害等。对担保人行使的权利也称为保全权。
担保物权人享有物上请求权和物上代位性。担保物权的法理依据在于其乃价值权,即担保物权的目的是以标的物的价值确保债权的清偿,以获得一定价值为内容。这与用益物权以标的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如果有人故意减损担保物的价值,就会损害担保权人的权益,后者当然有权制止(物上请求权)。如果担保物的价值发生转变,担保权人的权利仍然适用于转变后的价值形态(物上代位性)。
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担保物的全部行使其权利。抵押权的不可分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含义:
实现条件:
实现方法:
重整程序的相关内容。法院收到重整申请后应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定,若重整计划未获通过,法院将裁定终止并宣告破产。重整制度具有多元化的启动主体和广泛的参与主体,担保物权受到限制。重整程序的优先性体现在一旦法院裁定重整,其他破产程序必须停止。反映了社会本位的立
担保物权的特点和作用。担保物权具有支配性,体现在对担保财产的占有、处分、交换价值支配和处分行为控制上。担保物权也具有独立性和优先受偿性,独立于主债权,在偿还债务时优先于一般债权或其他权利受偿。基于现实考虑,国内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都认可担保物权作为物权
个人债务的诉讼和执行过程以及清偿顺序。诉讼过程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决等环节,时间长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案件复杂性等。债务清偿顺序方面,优先债权先于普通债权清偿,且担保物不足以清偿部分需与普通债权一同处理。遗产在清偿债务后如有剩余,方得交付遗赠。
动产质押的定义、特点、客体及其相关法律规定等。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移交给债权人占有。动产质权具有担保物权的特点,其客体限于动产。质权人必须占有质物,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以质物的价值优先受偿。动产质押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