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借款协议 > 知道哪些法律上的小常识可以保护自己

知道哪些法律上的小常识可以保护自己

时间:2024-08-21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0864

合同借款类

1. 合同或欠条的要求

在起草合同或让他人签署欠条时,务必在对方的姓名后面注明身份证号码。如果没有注明身份证号码,可能会导致后果不堪设想。

2. 提供资金来源

如果将来发生纠纷并诉诸法院,对方不承认借款事实,而且你没有提供资金来源的证据,那么你很可能败诉。

3. 借款利息的处理

如果借给他人高利息的贷款,不要立即要求对方还清当月或当年的利息。因为如果你立即收回这部分利息,法院可能不会将其视为借款本金。你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一起收取利息,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4. 借条上的利息说明

借条上千万不要忽略写明利息。你应该知道,月息2.4%及以下是可以支持的,如果写的利息过高,可能会超过部分法院的支持范围。但如果你不写利息,法院可能不会支持你的利息要求。因此,你应该在借条上明确写明利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5. 关于诉讼时效

如果你是借款方,可以与对方口头约定还款时间,但不要将还款时间写在借条上。这样,你的借条的有效期将为20年,不会超过诉讼时效。如果你担心对方无限期不还款,可以按照约定的还款日期催促对方。如果对方仍然不还款,你可以直接诉诸法院,法院会支持你的诉讼请求,而且你不必担心对方突然找不到人而导致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类

1. 保留保险单据

事故发生后,务必记得拍摄对方的交强险和商业险保单,这样可以省去到处查询或复印的麻烦。

2. 责任与保险

如果你撞伤了对方,你需要承担责任,但如果你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当交警要求你预付医药费等费用时,你可以推说自己最近股票亏损,没有钱垫付,让对方找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法院通常会进行调解,但调解方案往往会损害之前垫付医药费的车主利益,让保险公司受益。所以,如果你购买了保险,对方的损失不大,你不需要额外支付鉴定费用和诉讼费用。

3. 事故受损方的权益

如果你是事故受损方,在事故进入诉讼阶段时,如果你的伤残严重,你可以不接受保险公司的调解方案。因为保险公司的调解方案往往会在可能判决的赔偿金额上打折扣10%以上。但如果事故赔偿金额本来就不大,建议你接受调解方案,以便早日获得赔偿款,减少程序上的麻烦。

4. 保留票据

在事故发生后,保留所有票据,包括交通费发票、医药费发票以及在小药店购买药品的收据等。

5. 农村与城市残疾赔偿金的差异

众所周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残疾赔偿金差距巨大。所以,如果你是农村户口,在城镇租住或在城镇工作,都可以按照城镇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如果你在发达地区工作,只是在回老家发生交通事故,你也可以按照务工地城镇的标准起诉要求残疾赔偿金。

劳动合同类

1. 未签劳动合同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你应该保留好工作证、餐票、评先评优等证明你工作的证据。根据实名反对前面有人所说,未签劳动合同可以一直要求双倍工资直到劳动者离职,这是错误的。你可以从入职第二个月开始计算双倍工资,直到满一年,一共可以获得11个月的双倍工资。超过一年后,可以视为与公司签订了无限期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效益。

2. 加班工资

如果每周未休息2天或上班超过40小时,你有权获得加班工资。周六和周日的加班工资是双倍,法定节假日如五一和十一等是三倍工资。

3. 经济补偿金

如果单位无故辞退你,你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你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一年算作一个月的工资。超过6个月的部分算作一年,不满6个月的算作半年。

4. 未购买社保

如果公司未为你购买社保,你可以与公司协商要求其缴纳。如果公司拒绝缴纳,你可以向劳动部门举报,劳动部门有权对公司进行罚款。如果争议最终进入法院,法院将不会处理这一部分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

    甲、乙、丙、丁四方在借款合同中的关系和责任。乙方因借款需求,丙方和丁方作为保证人,提供了连带共同保证担保。合同中详细说明了借款金额、期限、还款方式、利息计算方式和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对保证条款进行了风险提示。

  •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法律规定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法律规定,包括逾期利息支付、诉讼时效和债权保护等。同时强调了民间借贷中订立书面协议的重要性,并指出双方订立书面协议时应当注意的要点,如姓名、借款用途、金额、时间、还款方式等。为了保护权益,出借人需妥善保存书面协议等证据。

  •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山西省某电厂职工李明因公负伤,但与公司未能就工伤赔偿达成一致。近期,李明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却被告知已超过认定期限。山西省工会部门表示,由于缺乏法律常识,错过维权时机的情况并不少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

  • 【法律常识】消费者投诉指南

    第三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使消费者防不胜防。因此,要对消费者利益予以保护,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了产品质量责任,给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以合法的权利。对不易解决的商品质量问题,消费

  • 声明书公证常识
  •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污染侵权的民法依据
  • 合伙做生意,你必须知道这几个法律常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