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借款协议 > 电子证据与书面证据效力之争

电子证据与书面证据效力之争

时间:2025-01-0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0875

案情

原告主张借款事实

2010年9月6日,原告汇款20万元进入王*发账户,并由王出具借条一张,约定在2011年底内归还。同样,2010年10月2日,原告再次汇款10万元进入王*发账户,并由王出具借条一张,约定还款。2012年3月9日,原告又汇款7万元进入王*发账户并支付现金3万元,并由王出具借条一张,约定还款。王共出具借据三张,合计借款金额40万元。

原告要求偿还借款

原告声称其与王借款时口头约定利率为月息五分,但根据法律规定,此约定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原告起诉王*发之妻雷*兰,要求偿还借款40万元以及支付按照银行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并承担诉讼费以及保全费。

被告辩称借款已偿还完毕

被告辩称对于本案三笔借款的真实性无异议,但通过调查银行交易记录,发现王*发生前已陆续向原告汇款44万元,主张借款已偿还完毕。原告抗辩称除了上述时间通过银行给王汇款外,还于2011年4月7日曾汇款给王,所以上付汇款非偿还借据借款。

争议

被告能否通过银行交易记录对抗原告所持的借据?

审理

借款事实的认定

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主张的借款事实,有银行交易记录和王*发亲笔的借据佐证,予以认定。

利息的计算

根据借据记载,除一笔借款约定还款期限外,均未约定利率和利息支付。原告未能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利息的支付。因此,原告主张的2011年3月、10月、2012年11月共汇款12万元系偿还本案借款利息的主张不予采信,应视为偿还借款本金。对于有约定还款期限的三笔借款,从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逾期利息。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两笔借款,则应自起诉之日起计算利息。

被告举证责任

根据本案证据,王*发前每次债务发生都会留下字据,其对于债务记载是严谨的。最后一次汇款时间为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王*发遇难期间有两个月时间,被告辩解王*发未收回涉案的三张借据,显然不合符情理。在借据尚在原告手中的前提下,对于有争议的三笔汇款是否系本案借款的清偿,结合双方之间款项交易较多的事实,本院认为举证责任在汇款方。因为证明借贷关系的成立系出借人的义务,证明借贷关系的消灭,则应当由借款人承担。现仅仅凭被告提交的银行交易记录不能充分证明三笔汇款系涉案借款的清偿行为,且原告有其他银行往来记录予以抗辩,被告依法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之规定,忠县人民法院判决如下:被告雷*兰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甘业权、方*梅借款本金28万元以及本案借款相应的利息。具体利息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30%计算,其计算分别为60000元自2012年1月1日起算至2012年11月12日,80000元自2012年1月1日计算至本案判决生效后十日止,200000元自2013年2月17日计算至本判决生效后十日止。

评析

对于银行汇款交易记录,其真实性、合法性无需质疑,但仅能证明款流转的事实。类似交易记录此类的电子账单属于典型的“孤证”,根据法理,孤证不能作证,其要发生证明力,应当有其他证据辅证或对方当事人自认,方可形成有效证据链,具备有效证据所具有的“三性”。相对于借据,在借贷法律关系中,借据的证明力强于电子账单,当事人只要能证明借款的事实和签字的真实性,一般情况应得以采信。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借贷关系消灭的举证责任,应由还款方承担。本案中,被告仅凭银行交易记录不能充分有效证明清偿行为,同时原告以借据和其他款项往来的银行记录予以抗辩,证明力显然强于被告,被告自然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

    甲方向乙方借款购买商品房的合同内容。合同中明确了借款金额、用途、期限、贷款利率以及贷款拨付等相关事项,并且针对借款过程中的风险做了重要提示。合同旨在保障甲乙丙三方的权益和义务,规定了详细的条款以便共同遵守执行。

  •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电子合同在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其打印的纸质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生效需满足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电子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虽然法律对电子合同形式未有明确规定

  • 电子签名对传统书面形式的挑战

    电子签名对传统书面形式的挑战,指出传统书面形式在网络应用和电子合同缔结方面的限制。关于电子意思表示的书面效力问题存在争议,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法律途径和合同途径来解决书面效力问题。法律途径采用“功能等同法”将电子意思表示纳入

  •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网签合同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网签在一定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想确保合同有效性,建议网签后仍需签订纸质合同。特殊情况下,网签可被认定为具有终极效力,前提为双方都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需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在线

  • 电子签名法的审议和修订
  • 贷款电子合同是不是有有效
  • 电子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