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一种法律制度,指的是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根据其职权对当事人的一定财产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以确保将来的生效判决得以有效执行。
到期债权的诉讼保全是指法院在立案或案件审理阶段,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对债务人已到期的债权采取强制性措施,裁定第三人不得对债务人清偿。这种保全涉及到本案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超越了本案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第三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
到期应得收益是指当事人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对其存于相对人处的具有资本性质的投资所应收得的利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限制债务人支取到期应得的收益,并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执行。
尽管到期应得收益与到期债权都是债权人到期但尚未实际占有支配的金钱利益,但它们存在以下不同:
由于到期债权与到期应得收益存在上述不同,因此在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时,必须明确保全对象的性质,不能随意保全而不加区别。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第三人的诉讼权利行使。例如,如果将到期债权错误地视为到期应得收益进行保全,由于到期应得收益的相对人无申请复议的权利,只有协助执行的义务,将剥夺第三人本应享有的申请复议裁定的权利。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债务企业无力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应对问题。对于债务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债权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救济,包括申请保全不动产、寻找债务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申请进入债务人破产还债程序等。对于债务企业的对外抵押行为导致债权人权利无法实现的情况,债权人可以向
合同保全的法律规定及其定义。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含义、条件和行使方式。代位权是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时,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代替债务人行使债权。撤销权则是当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债权时,债权人可申请撤销其行为的权利。合同保全旨在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而
合同履行保全措施中的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时,以自己的名义代替债务人行使债权。撤销权则是当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的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