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 >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3-12-1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145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都是属于没有当事人要求他们去做的情形,都是属于自己主动意思的做,到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虽然都是需要返还原有产物以及相对应的利息,但是对于权利和义务是不一样的,那么,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往下面看看吧。

区分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适用范围

一、无因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源于古罗马法,近代各国民法建立相应的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无因管理法律制度倡扬社会互助的道德追求,确认无因管理的合法性,以阻却管理行为的违法性,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在性质上,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

无因管理有真正无因管理和不真正无因管理两种类型,真正无因管理包含适法无因管理和不适法无因管理,不真正无因管理包含误信管理、不法管理和幻想管理。不同类型的无因管理,其构成要件不同,产生的法律效果亦不同。

二、无因管理的表现形式

无因管理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见义勇为、下雨时帮助邻居家收被子等行为。这些行为属于无因管理,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没有义务的助人行为。

三、不当得利的定义和特点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导致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不当得利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根据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应将其所取得的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受损失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取得利益的一方返还其不当得到的利益。因此,不当得利为债的发生原因,基于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债称为不当得利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不同于合同之债,也不同于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不是当事人双方间的合意,不当得利之债并非是当事人追求的法律目的,也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法律为纠正不当得利的现象而直接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当得利从其性质上说属于事件,而非行为,当然不是一方当事人为维护他人利益而实施的合法事实行为。不当得利可因各种原因发生,但作为债的发生原因,则不论其是因何原因造成的,只要发生不当得利的后果,就在当事人间产生不当得利之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包括自然消灭和人为消灭两种情况。自然消灭是由于事务本身性质所决定,经过一定时间后自然消失;人为消灭则是由于管理人或他人的行为导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无因管理债务的消灭原因,包括管理人意志改变、受益人委托管理人管理、管理

  •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招商银行信用卡逾期的问题,特别是当欠款达到6万时是否会面临刑事责任。如果逾期超过三个月,可能被视为恶意透支,涉及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恶意透支金额在一万到十万之间属于犯罪,需判刑并罚款。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招商银行信用卡分期协商的步骤,包括前

  •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

    都属于无因管理,通俗一点就是没有义务的助人行为。

  • 无因管理变不当得利
  • 法定之债和意定之债有什么区别
  •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