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有哪些
时间:2024-04-0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由于不当得利发生的原因特别复杂,且与其他请求权不易区分,因此,在处理不当得利案件时,很容易与其他案件相混淆,把该类性质的案件当作其他案件来处理。那么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有哪些?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之间的关系
根据罗马法,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基于受益人对不当收益部分财产的所有权。换句话说,只有在无法通过所有权请求返还时,受损人才能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和第61条的立法精神,不当得利之返还请求权与基于所有权请求受益人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原则上有所不同。因为这两种请求权不能同时存在,并且从适用所有权返还制度来看,受害人更有能力主动行使请求权,因此该制度优于不当得利返还制度。换句话说,如果受害人可以基于所有权请求返还,原则上应排除不当得利制度的适用。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债务履行请求权之间的关系
在债的关系尚未消除的情况下,债务人未履行应履行的债务属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及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问题,与不当得利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是基于原债的关系,而不是基于不当得利制度。因此,债务履行请求权排除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例如,如果买受人在收到物品后拒绝支付价款,出卖人请求买受人交付价款的权利属于债务履行请求权,而不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请求权的关系
从性质上看,不当得利往往是由于受害方自身或第三方的误解或过错导致的,而不是受益人的违法行为。而侵权损害是由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引起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此外,不当得利受益人的责任是返还不当利益,而侵权损害的行为人主要是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此外,不当得利的存在要求受益人基于对方受损失,而侵权损害则不需要这样的要求。在举证责任上,不当得利的受损失人只需证明受益人的收益是基于自己的财产受损,而侵权损害的受害人还需要提供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和行为违法性的事实。虽然存在上述区别,但两种制度并不互相排斥,有时可以共存。在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能够完全弥补受害人的损失时,就没有适用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余地。
结论
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和债务履行请求权相比较时,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在适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而与侵权损害请求权相比较时,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两者并不互相排斥,有时可以共存。因此,在具体的案件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适用的请求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互相制约的特点。《合同法》和《物权法》对此分别做出了规定,前者旨在保护静态安全,后者旨在保护动态安全和商品交易稳定性。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而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状态需要
-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这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经权利人追认或无权处分的人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合同即为有效。文章还阐述了无权处分的一般法律效果,包括在处分物交付前后的不同情况和法律处理。此外,《民法典》生效和《合同法》废止的规定也有所
-
不当得利的标的物及其返还
不当得利标的物的返还问题,包括其基本原则和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除了原有利益外,受益人应返还基于不当得利产生的各种利益的价额,包括获得的标的物和行使权利获得的利益等。当无法返还原物时,应以相应价额作为返还标的物。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价额的
-
不当得利债权能够转让吗
不当得利债权能否转让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不涉及协议或法律规定禁止转让的情况下,不当得利债权可以依法转让。同时,《民法典》对债权转让的规定也进行了明确。违法的债权债务转移是无效的,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和债权人的同意。
-
小三收的财产属于不当得利吗
-
不当得利管辖法院在哪
-
不当得利的占有人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