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风险评估包括哪五个过程

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风险评估包括哪五个过程

时间:2020-05-2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7060
尽管业务外包有降低生产成本、分散经营风险、获取外部稀缺资源等很多优势,然而由于制定和实施业务外包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因此,业务外包风险评估非常重要,基本程序为:识别业务外包风险,并进行具体描述;分析业务外包风险,编制风险分析表;评价业务外包风险,编制风险评价表;确定业务外包风险应对策略;提出重大风险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业务外包风险分析及其评价是合在一起进行的,业务外包重大风险解决方案的制定要看企业是否需要,也可以在内部控制设计完成后单独进行。

1、识别并描述风险。评估业务外包风险,先要把业务外包具体风险识别出来,然后整理出整体层面的风险。业务外包具体风险多种多样,因企业和业务外包的内容而异,其描述也有所差别,将业务外包具体风险与业务外包流程结合是个比较好的做法。

按照《业务外包指引》的要求,在评估业务外包风险时,至少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外包范围和价格的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除此之外的风险还可能有:业务外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从而遭受外部处罚、经济和信誉损失;业务外包信息保护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商业秘密泄露;业务外包会计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等。

2、分析风险。业务外包风险分析的内容很多,应包含成因和结果两个方面,并编制业务外包风险分析表。

3、评价风险。业务外包风险评价应从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风险排序和等级划分,并编制业务外包风险评价表。

4、选择风险应对策略。业务外包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不同等级风险选择不同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一般有规避、降低、转移、接受等策略。不论选择哪种应对策略,都需要编制《业务外包风险应对表》。

5、编制风险数据库或绘制风险图谱。依据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结果编制业务层面风险数据库或绘制风险图谱。业务风险数据库的基本要素包括业务流程、风险描述、风险分析、风险排序、应对策略、剩余风险等,并可加上内部控制设计完成后的控制措施、控制部门或岗位等。风险图谱一般适用于公司层面的风险描述。

本阶段设计工作成果是形成《业务外包风险及其描述表》、《业务外包整体层面风险清单》、《业务外包风险分析表》、《业务外包风险评价表》、《业务外包风险应对策略表》、《业务外包风险解决方案》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的问题。侵犯商业秘密罪涉及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侵犯了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和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证据认定面临权利人配合问题,信息是否属商业秘密需专业鉴定。损失计算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主要包括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侵权

  • 保密和竞业禁止补充协议

    保密和竞业禁止的相关内容。在保密义务方面,规定了员工在合同期限内及解除/终止日后的竞业禁止期内,不得使用和披露公司的保密信息,且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保密内容包括交易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和技术秘密。在竞业禁止方面,员工未经公司同意不得兼职、参

  • 合同定义与合同项目

    甲方聘请乙方作为产品传播推广合作单位的合同定义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详细规定了乙方的推广任务、甲方的支持、合作期限及付款方式等。乙方需保证合法开展市场传播活动,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并在合作期间不得从事相同性质产品的传播服务。合同期限及续签、终止事

  • 如何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法律途径与协商解决

    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不同途径,包括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及协商解决。文章详细解释了每种途径的适用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商

  • 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区别
  • 施工项目管理及经营风险控制
  • 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