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九条,当同一财产同时存在法定登记的抵押权和质权时,抵押权人在受偿时享有优先权。同样地,当同一财产同时存在抵押权和留置权时,留置权人在受偿时享有优先权。
1、占有权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是留置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因此,一旦留置权成立,留置权人就有权继续占有留置物。留置物的占有权是留置权的具体表现。
2、收取权
在占有留置物期间,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物所产生的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这种收取权是基于留置权效力产生的,而不是基于占有的效力。因此,留置权人只能收取孳息,而不能获得孳息的所有权。留置权人收取孳息后,孳息成立孳息留置权,与原物成立的留置权一样,具有担保作用,可以用于优先偿还债权。
3、使用权
由于留置权人享有占有留置物的权利,因此有义务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妥善保管留置物。原则上,留置权人只能占有和扣留留置物,而不能使用。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留置权人有权使用留置物:第一,留置权人经债务人同意,有权使用留置物。这种使用是经过所有人同意的合法使用,留置权人当然可以获得使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
4、偿还请求权
留置权人有权向留置物的所有人要求偿还其为保管留置物所支出的费用。因为留置权人是为保管留置物而支出必要费用的,其受益者是留置物的所有人,即债务人。根据《日本民法典》第299条第(一)项规定:“留置权人就留置物支出了必要费时,可使所有人予以偿还”。保管留置物的必要费用是保存和管理留置物所必需的费用,该费用债权属于留置权所担保的范围。
5、优先受偿权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义务,债权人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变卖留置物,并优先从变卖财产的价款中受偿。这种优先受偿权在除日本以外采用物权留置权制度的国家得到普遍承认。优先受偿权的范围包括原债权、利息、违约金、保管留置物的必要费用、行使留置权的费用等。
关于留置债务人直接产生债务的所有权法律规定、留置其他财产的所有权法律规定,以及关于海运货物留置权标的范围的海运实践等相关内容。随着新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发展趋势,留置权的标的范围有扩大趋势,并加强了对承运人的保护。关于海运货物留置权,实践中存在争议,包括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法律问题。担保法规定了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但物权法采纳了扩大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意见,没有明确列举适用范围,只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且
留置权的实现程序及其相关条件与消灭情形。留置权的实现需按《担保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宽限期、协商折价或拍卖变卖等步骤。留置权产生的条件包括合法占有动产、债权与动产占有有牵连关系、债权已届清偿期等。留置权消灭的情形包括债权消灭、提供其他担保替代留置担
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以及留置权的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的保管费用以及实现留置权的费用。留置权的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包括主物、从物、孳息以及代位物等。同时,留置权对留置物所有人的效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