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九条,当同一财产同时存在法定登记的抵押权和质权时,抵押权人在受偿时享有优先权。同样地,当同一财产同时存在抵押权和留置权时,留置权人在受偿时享有优先权。
1、占有权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是留置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因此,一旦留置权成立,留置权人就有权继续占有留置物。留置物的占有权是留置权的具体表现。
2、收取权
在占有留置物期间,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物所产生的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这种收取权是基于留置权效力产生的,而不是基于占有的效力。因此,留置权人只能收取孳息,而不能获得孳息的所有权。留置权人收取孳息后,孳息成立孳息留置权,与原物成立的留置权一样,具有担保作用,可以用于优先偿还债权。
3、使用权
由于留置权人享有占有留置物的权利,因此有义务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妥善保管留置物。原则上,留置权人只能占有和扣留留置物,而不能使用。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留置权人有权使用留置物:第一,留置权人经债务人同意,有权使用留置物。这种使用是经过所有人同意的合法使用,留置权人当然可以获得使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
4、偿还请求权
留置权人有权向留置物的所有人要求偿还其为保管留置物所支出的费用。因为留置权人是为保管留置物而支出必要费用的,其受益者是留置物的所有人,即债务人。根据《日本民法典》第299条第(一)项规定:“留置权人就留置物支出了必要费时,可使所有人予以偿还”。保管留置物的必要费用是保存和管理留置物所必需的费用,该费用债权属于留置权所担保的范围。
5、优先受偿权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义务,债权人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变卖留置物,并优先从变卖财产的价款中受偿。这种优先受偿权在除日本以外采用物权留置权制度的国家得到普遍承认。优先受偿权的范围包括原债权、利息、违约金、保管留置物的必要费用、行使留置权的费用等。
留置权在不同合同类型中的适用范围。在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安装承包合同、保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财产租赁合同以及委托合同和信托合同中,留置权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权利责任做了详细的阐述。当合同一方未履行支付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行使留置权,对物品进行折价或变卖以清
商事留置权的善意取得问题。商事留置权是在商业交易中,债权人可以留置自己占有的债务人的物品或有价证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商事留置权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符合其立法目的,对交易各方利益平衡和社会成本减少有重要作用。
债权人对抵押物的查封规定及其查封对抵押权效力的影响。法院可以对抵押物采取查封等保全措施,抵押权人不得反对。查封不影响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但需满足抵押权在查封前设定且申请执行人的债权非优先受偿债权。特定情况下的债权如税收债权、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
留置权的法律规定要件。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的发生与动产有牵连关系,且债权已届清偿期是留置权成立的关键条件。例如,在维修合同中,若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与动产有同一合同关系且债权已到清偿期未获清偿,则债权人有权行使留置权。不动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