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都有权向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因此,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当您遭遇违法行为时,可以选择举报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举报”这一行为,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举报主体不限于被征收当事人。也就是说,即使您不是被征收当事人,只要在房屋征收过程中,您的合法权益由于违法外行为遭受侵害,或者您知晓了违法行为的存在,您就可以行使举报的权利。
2.举报的内容不限于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于参与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的有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您也可以予以举报。
3.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是接受举报的主体。具体而言,“有关人民政府”包括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的上级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是指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
“其他有关部门”包括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级财政、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行政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监察机关;法院;其他司法机关和信访机关等。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根据本条规定,房屋征收补偿的对象,只包括房屋所有权人,并不包括承租人,也就是说承租人对房屋征收补偿款是不享有权利的,也无权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补偿。
基于《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可以基于房屋租赁合同或者双方约定,主张搬迁费、装修补偿或者其他补偿。所以,对承租人而言,维权的依据更多是合同关系。
除此之外,如果承租人是企业、工厂等单位的话,还可能享有停业停产的损失赔偿,这要根据各地政策和双方过错来看。实践中,有些地方是规定停业停产损失是归被征收人所有的,有些地方可能是直接向承租人支付,也有一些地区实行的是按照承租人和被征收人的约定进行支付,如果不能达成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由房屋征收部门将停产停业损失进行提存,在双方确定之后再进行支付。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的,要相应地免除或减轻责任。为此,我国法律规定了具体的不可抗力有: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和政府行为,其中政府行为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发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因此,因政府征收房屋,导致租赁合同不能履行的,应当属于不可抗力,出租人需要履行通知以减少承租人损失的义务,如果造成承租人损失的话,出租人可能需要承担补偿责任。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于鱼塘承包协议问题,因国家征地导致承包关系终止,应按照约定或协商处理。具体案例涉及泗洪县一鱼塘征收赔偿问题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审查征地情况告知程序、征地调查结果确认以及听证会程序等。同时,审计前需要了解征地拆迁相关情况,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并把握现场审计环节。确保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合法合规性,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和国有资
土地征收的定义、法律依据、补偿费用计算等细节。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依法将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给予合理补偿和安置的法律行为。村级单位没有征地权利。征收耕地和其他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具体标准由省、
宣城市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工作流程和征收决定阶段流程。前期工作包括制定年度计划、确定征收项目、制定补偿标准等;征收决定阶段则包括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政府论证、征求意见和公布方案等。在征收过程中,还要进行告知、调查登记和座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