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人的破产案件被法院受理且债务已到期时,债权人可以根据保证合同的规定直接向保证人追偿。对于无法从保证人处获得全部偿还的债权部分,如果债权人仍无法从债务人处获得偿还,那么债权人需要自行承担由于选择交易对象和保证人不当而导致的风险损失。
负补充责任保证人的追偿问题涉及到先诉抗辩权的处理。《担保法》对于保证人破产情况下,是否应该取消负补充责任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并没有明确规定。有些学者主张,在负补充责任保证人被申请破产时,债权人仍应先向主债务人请求清偿,不能直接将其债权列入破产债权,仍应保留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然而,如果保留负补充责任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要求债权人先向债务人请求清偿(债务已到期时)或者待债务到期后先向债务人请求清偿(债务未到期时),然后再向保证人请求清偿,就可能出现向保证人请求清偿时,保证人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毕的情况,这相当于变相免除了保证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提出应当取消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以保障交易公平,实现权利设置的本意,而不是限制债权人的追偿权利。筆者认为,为了维护债权人的正当权益,在保证人被宣告破产时,应将其未到期的保证责任视为已到期,在减去未到期利息后予以清偿。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在于与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票据金额、利息和费用等。与一般保证中的补充责任不同,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无需先向被保证人请求履行债务,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付款。此责任旨在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
我国法律关于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详细介绍了担保人在担保责任失效时间方面的法律规定。文章还介绍了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的不同情形,包括提供可供执行财产情况、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以及主合同变动等。同时指出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变更主合同内容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