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人 > 案例中的行为效力如何认定

案例中的行为效力如何认定

时间:2024-02-0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5956
【案情】

债权债务的转移及其法律效力

一、债权债务的转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债权债务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债权的让与、第三人代为履行和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对债务人取得担保追偿权。

二、债权债务转移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一些情形除外,例如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和法律规定不得转让。而根据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则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另外,根据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时,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三、本案的分歧和评析

在本案中,单某向于某借款20000元,而于某和程某达成协议,决定从于某欠程某的货款50000元中抵扣20000元。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这只是程某和于某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并未经过单某的同意,因此债权债务转移不发生法律效力。第二种意见认为,只要于某和程某之间达成协议并通知了单某,程某即取得了原债权人于某的地位,对债务人单某享有债权。根据该意见,债权债务转移并不需要经过单某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本文支持第二种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债务转移的条件是不同的。在债权转移的情况下,只需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即可。而在债务转移的情况下,需要债务人、债权人和第三人达成转让协议,并且债务转移时必须经过债权人同意,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在本案中,于某通知了单某关于债权的转移,虽然单某表示不同意,但是此异议并不能成立。根据通知达到单某时转移即发生法律效力,该债权由原债权人于某转移给受让人程某,让与人于某脱离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受让人程某取代让与人于某成为新的债权人。因此,在此转移生效后,程某对于某享有债权30000元,对单某享有债权20000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务人与担保人的责任分割问题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 工伤死亡劳动争议纠纷案例

    一起工伤死亡劳动争议纠纷案例。刘某在公司工地上工作时受伤,双方达成协议,但被公司拒绝支付第二次手术费用和伤残补助金。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定公司支付医疗费、交通费、鉴定费和工伤保险待遇。案例强调了工伤认定的行政确认效力,并指出了未按规定进行工伤申报的后果。

  •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 案例分析:物权行为与抵押登记的关系

    物权行为与抵押登记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指出,物权行为涉及不动产抵押权的设立和变动效果。在抵押合同未办理登记手续的情况下,抵押权并未产生,但不影响抵押合同的生效。乙可以行使抵押权,而丙可以要求甲赔偿损失。同时,《物权法》对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的效力进

  •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
  • 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
  • 抵押人追偿权的限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