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的规定,已经设定抵押的房地产可以在不损害抵押权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买卖。然而,在办理过户手续时,房屋管理部门为了保护抵押权人的权益,要求先解除抵押或者取得抵押权人书面同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时,应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该物已抵押。如果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未告知受让人,转让行为将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七条的规定,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未告知受让人的情况下,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抵押权人仍可行使抵押权。另外,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全部债务,从而消灭抵押权。在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
根据以上法律解释,可以得出两个重要观点:首先,转让抵押物时,应优先保护抵押权;其次,受让人可以选择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从而消灭抵押权。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时,应提前清偿债务或将转让所得价款提存给抵押权人。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从而消灭抵押权的情况除外。
本项内容是为了明确抵押的双方当事人。事实上,用房产做二次抵押贷款时,应该先了解一下各银行对于房产二次抵押的具体要求,就算找了担保公司,如果不符合银行要求,也没办法做二次抵押贷款。毕竟房产二次抵押对于抵押权人来讲法律风险很大,并非所有的银行或所有的房产
借款人将房产抵押给多个出借人后,一旦破产倒闭,抵押房产将很难处置变现。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时,如果将贷款的期限与抵押物登记的期限设为一致,一旦贷款到期无法收回,抵押登记也将到期,担保公司将无法处置抵押房产。借款人用共有财产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时,如果担保公司
抵押过的房产,在不伤害抵押权人利益的前提下,是可以进行买卖的。但是在办理过户手续的时候,房管部门为了确保抵押权人权益,会要求先解除抵押,或者是由抵押权人提供书面同意房屋买卖的文件。同时购买了这种设有抵押权的房产对购买人来说也存在法律风险,一旦抵押权人
向新贷款银行提交贷款申请、所需资料——新贷款银行进行评估——担保公司审批——新贷款银行进行审批同意后发放贷款——在原按揭银行还清贷款——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并非任何一个靠贷款买房的人都能向银行申请到“个人房贷同名转按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