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业主可以通过召开业主大会来决定是否更换物业公司。在业主大会上,业主可以就物业管理事宜进行投票表决。根据规定,如果超过2/3以上的业主同意更换物业公司,那么就可以进行更换。
一旦决定更换物业公司,业委会将负责主持物业管理招标等事宜。业委会将拟定管理要求和费用标准,并制定标书。
为确保公正公平,业委会将联系物业公司或房屋主管部门进行公开物业招标。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物业公司参与竞标,增加竞争程度。
业主联合组建评标小组,可以外请物业专家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业委会还可以邀请房屋主管部门的领导参加评标过程,以确保公正公平。评标小组将根据一定的评标标准对物业公司进行评审,并选出中标的物业公司。
业委会将向业主大会做招投标报告,并出示评标过程及最终结果。业主大会将对业委会的结果进行投票表决。如果表决通过,业委会将与中标的物业公司签署物业管理协议,并安排新老物业交接手续,使新物业公司能够进场。
如果表决否定,将重新进行招标流程,或对落选的物业公司再次进行评标。
尽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来更换物业公司,但现实情况却是更换物业举步维艰。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
根据相关法规,居住区内物业综合验收合格,并且入住业主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以及已出售的公有住宅具备实施物业管理条件时,应当筹备召开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并向所在区房管部门提出申请。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少有开发商主动鼓励成立业委会,只有依靠热心业主站出来。
根据规定,要更换物业公司,需要半数以上的业主赞成,且这部分业主购买的房屋面积也超过小区建筑物总面积的半数。然而,一些小区存在未售出的房屋、常年在外的业主以及与开发商有关系的住户等情况。此外,许多业主对成立业委会并不关心。
根据规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工作经费由全体业主承担。在业委会成立初期,热心业主可以提供地方和资金支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委会与业主,甚至业委会内部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缺乏正常运转的机制,也很少考虑具体的业委会运作问题。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包括制定依据、业主大会的宗旨、组成、活动范围、议事内容以及召集主体等方面。该规则旨在保障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设立和运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和物业的安全使用。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应根据有关规定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相关部
业主在使用、转让、管理物业时应当遵守的义务和责任,包括遵守物业管理法规、服从决议和决定、维护公共区域和设备、缴纳费用等。同时,业主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修缮自用部位和设施时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业主还享有物业的各项权利,如合理使用公共设施和场所等。此外,
共有部位的权益归属问题。对于共有部位的权益归属,双方合同或协议有约定的按约定确定,若无约定则归属卖方所有。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此外,文章还涉及了特定区域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收益权,以及补充协议中需要注意的
合伙债务清偿制度中的重要规定。在正常运行期间,合伙企业的财产与合伙人的财产相对独立,债权人应向合伙企业主张权利。当合伙企业无法清偿债务时,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企业破产时,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债权竞争时,遵循分别优先权制度。此外,第三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