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成立的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留置权成立及存续的前提条件是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如果债权人没有占有债务人的财产,那么就不存在留置权,债权人将失去对债务人财产的占有,留置权将被消灭。但是,如果债权人因为侵权行为失去占有,经过诉讼恢复占有后,留置权将受到影响。债权人对债务人财产的占有可以是直接占有或间接占有,可以是单独占有或共同占有。至于占有的原因,大多数国家民法只要求债权人非因侵权行为占有即可。
留置权成立的另一个要件是债权人占有的财产与债权有牵连关系。各国立法对于有牵连关系的界定存在差异,主要有债权与债权牵连说和债权与物牵连说。债权与债权牵连说认为,留置权人对于相对人的债权与相对人对于留置权人请求交付标的物的债权必须产生于同一法律关系,才能认为有牵连关系。
留置权成立的第三个要件是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也就是债权已经到期可以清偿的时期。只有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留置权才能成立,不论债务人是否构成履行义务迟延(履行义务迟延是留置权行使的条件)。因为留置权是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产生的,只有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限才能确定债务人是否自觉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的义务尚未到履行期,就无法判断债务人是否自觉履行债务。因此,各国民法将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作为留置权成立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留置权就能成立。因此,这三个条件被称为留置权成立的积极条件。然而,即使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如果存在妨碍留置权成立的情形,留置权仍然不能成立。因此,该条件被称为留置权成立的消极条件。妨碍留置权成立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当事人约定排除留置权的适用。留置权是一种财产权,应当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其适用。第二,留置财产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第三,留置财产与债权人所承担的义务相抵触。
留置权一经成立,债权人就成为留置权人,依法对留置物和债务人事有权利。留置权人的权利是留置权效力的最直接体现,是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根本保证。
留置权成立的时间应该是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也就是债权已经到期可以清偿的时期。
根据特权法的相关规定,留置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留置权是从属于所担保债权的从权利,具有从属性。留置权依赖主债权的存在而存在,依赖主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并因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
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具有法定性。留置权只能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发生,不能由当事人自由设定。只要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就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留置财产以受偿。
留置权的不可分性表现为:一是留置权所担保的是债权的全部,而不是部分;二是留置权的效力及于债权人所留置的全部留置财产,留置权人可以对留置财产的全部行使留置权,而不是部分。只要债权未受全部清偿,留置权人就可以对全部留置财产行使权利,不受债权分割或者部分清偿以及留置财产分割的影响。当然,如果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为了公平起见,债权人留置的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而不应该留置其占有的债务人的全部动产。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法律问题。担保法规定了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但物权法采纳了扩大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意见,没有明确列举适用范围,只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且
留置权的法律特征,包括物权性、不可分性、从属性、债权人占有动产、牵连关系、履行期和无妨碍留置权等方面。留置权是一种担保物权,具有排他性占有和支配留置物的效力,其成立和存续需要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并且债权与债务人占有的财产必须有牵连关系。同时,
留置权的实现程序及其相关条件与消灭情形。留置权的实现需按《担保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宽限期、协商折价或拍卖变卖等步骤。留置权产生的条件包括合法占有动产、债权与动产占有有牵连关系、债权已届清偿期等。留置权消灭的情形包括债权消灭、提供其他担保替代留置担
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以及留置权的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的保管费用以及实现留置权的费用。留置权的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包括主物、从物、孳息以及代位物等。同时,留置权对留置物所有人的效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