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被留置后怎么取回
时间:2023-12-2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产生债务关系的时候,债务人为了获得债权人的信赖,主动自愿的将一部分的财产留置在债权人的手上。后来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还清了,自然是需要去拿回自己被留置的财产,怎么样取回也是很关键。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手心律师网内容。
财产被留置后的取回方式
一、留置物的取回条件
根据主合同的约定,债务人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取回留置物:1. 在留置物的留置期限内,债务人履行了债务。如果主合同中没有约定期限,债权人可以确定一个超过两个月的期限,并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债务人在此宽限期内履行了债务,就有权取回留置物。2. 在上述期间,债务人提供了其他担保,并且该担保被债权人接受。这种担保可以是第三方的保证,也可以是抵押或质押担保,只要债权人接受即可。在这两种情况下,债权人有义务返还留置物。
二、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规定适用于留置权的行使:1. 如果债权人在债权未到期清偿期限时已经履行了交付占有标的物的义务,就不能行使留置权。但是,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没有支付能力,则可以除外。2. 如果债权人没有按照《担保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期限通知债务人履行义务,而直接变价处分留置物,就应当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宽限期,债权人可以不经通知直接行使留置权。留置权的实现是指在留置权人的债权届期未受清偿时,根据法定条件将留置物变价或取得其所有权,以优先受偿债权的行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察机关对非监察对象的调查权限
监察机关对非监察对象的调查权限问题。根据《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行贿犯罪或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采取留置措施,对涉嫌贪污贿赂等严重职务违法的人员,在掌握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的基础上,若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进行留置调查。留置场所的设置、管
-
侦查权和调查权的区别
监察机关的调查权与侦查权的区别。监察机关的调查权基于监察法,注重惩戒与教育结合,适用于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而侦查权基于刑事诉讼法,强调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监察机关的调查措施不能简单等同于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调查权的行使主体是监察委员会,
-
债的担保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法律规定的可做抵押的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抵押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债的担保的效力是指担保依法成立所具有的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
-
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
担保物权,是指担保物权人为确保债务的清偿而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物或者权利上设立的一种权利,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担保物权人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我国的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担保物权的
-
留置权何时成立
-
简述取得留置权的条件
-
物权法对留置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