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 > 国际商事仲裁撤销后,还可以继续执行的原因

国际商事仲裁撤销后,还可以继续执行的原因

时间:2024-09-2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154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撤销裁决问题

撤销裁决的存在和原因

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撤销裁决并不罕见,这一问题值得我们的关注和研究。当执行权归属的法院要求强制执行时,从另一法院获得的撤销裁决是无法帮助我们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简单来说,撤销裁决的法院和执行裁决的法院是两个不同国家的法院,它们不隶属于同一国家,各自适用本国法律,而各国法律不同,因此出现了截然对立的两种作法。

撤销裁决的客观和主观原因

从客观角度来看,撤销裁决可以认为存在依法可撤销的情形,撤销是法院依法行事的结果;从主观角度来看,法院撤销裁决也有可能是为了维护败诉方的利益。例如,败诉方正是撤销裁决的法院所在国的公民,保护本国公民不应被视为一种过错。假如中国公民在中国仲裁机构作出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中败诉,而对方是一个与中国关系不友好的国家的公民,中国公民向中国法院请求撤销裁决,很可能会获得同情和支持。法院要找到一条可以撤销的理由并不困难,例如“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实际上,我国各地法院也确实多次采取了这样的行动。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出台一个“内部报告制度”,要求在一方当事人向中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商事仲裁裁决时,如果人民法院认为申请不符合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的规定或不符合互惠原则,必须报请所属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并在高级人民法院同意拒绝承认和执行后,将审查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待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后方可拒绝承认和执行。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地方法院轻易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裁决,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际声誉,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胜诉方将来在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时获得友好回应。然而,这样做也有明显的坏处:(1)与法理相悖,地方法院无独立审判权成为疑问;(2)剥夺了地方法院的裁定权。地方法院可以判处被告死刑,却无权裁定拒绝承认和执行一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这是令人费解的。

撤销裁决后的强制执行问题

在仲裁地国法院或适用法律地国法院撤销裁决后,执行地国法院仍然坚持要强制执行,只能解释为替胜诉方负责或维护胜诉方的利益。如果胜诉方与执行地法院没有一定的关系,法院可能不会冒险这样做。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胜诉方是执行地国的公民。当然,要成功地执行,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被申请人在执行地国有可执行财产,否则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因为一国法院不可能跑到另一个国家去“执行”一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章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涉外民事关系方面的规定。文章明确了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纠纷仲裁的适用规则,包括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设立、聘任外籍仲裁员、证据保全程序、仲裁庭的笔录和证据要点、撤销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以及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等内容

  •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包括利用仲裁和法院判决等方式。具体介绍了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法院的组织结构、法官选举、诉讼管辖权、咨询管辖权和判决效力等内容。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后实施的仲裁裁决撤销程序及其法律背景。该程序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事人权益并借鉴了国际先进做法,但同时也出现了监督程序缺陷及过度强调法院监督等问题。立法者在制定仲裁法时忽视了国情差异及法院自身监督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出

  • 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

    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首先,当事人申请仲裁裁决需满足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条件。其次,仲裁程序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规定的仲裁法或选定规则。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还需满足已经生效和具有执行内容的要求。最后,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文件是

  • 涉外仲裁裁决是怎样执行的
  • 国际商事仲裁撤销后,还可以继续执行的原因
  • 涉外仲裁执行知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