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之法院认定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之法院认定

时间:2024-06-0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175

法院对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权

一、仲裁程序开始前的法院管辖权

根据管辖权原则,如果一方当事人在仲裁程序开始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有权依据法律对该争议行使管辖权。无论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仲裁协议,法院都有责任根据国家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受理诉讼。只有当另一方当事人根据事先订立的仲裁协议抗辩法院的管辖权时,法院才有权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进行认定,以决定是否将争议交付仲裁解决。

二、仲裁裁决作出后的法院干预权

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一定条件提出抗辩,请求法院撤销已经作出的仲裁裁决,或者请求某特定国家的法院不予承认和执行已经作出的仲裁裁决。被请求的国家的法院可以依法进行司法复审,如果法院认为仲裁裁决是根据无效仲裁协议作出的,仍然可以撤销已经作出的仲裁裁决或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

三、仲裁程序中的法院干预权

在仲裁程序进行中,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仲裁管辖权提出异议时,仲裁庭有权对此进行决定。然而,各国的立法与实践表明,仲裁庭的决定并不具有终局的效力。一般而言,法院对仲裁进行监督和干预的权力体现在最终裁决阶段。不同国家对法院在仲裁程序中的干预阶段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国家没有限制,法院可以在仲裁程序进行中随时对仲裁庭的决定进行司法干预。而有些国家则认为,法院应在最终仲裁裁决作出后才能进行审查。根据《比利时司法法典》的规定,即便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对仲裁协议有效性问题作出了初步决定,当事人也只能等到关于实质问题的仲裁裁决作出后才能向法院提请认定。

综上所述,尽管各国在具体做法上存在差异,但国际商事仲裁界普遍认同的是,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庭对仲裁协议有效性问题有第一发言权,但法院拥有最终决定性发言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