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一经作出即与终审法院的判决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包括既判力和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首先体现在对当事人的约束。根据仲裁协议约定,当事人在特定争议发生后,其起诉权受到限制,只能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不得单方撤销协议而向法院起诉。此外,当事人必须按照仲裁协议所确定的仲裁范围、仲裁地点、仲裁机构等内容进行仲裁,不得随意更改。仲裁协议还对当事人产生附随义务,即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随意解除、变更已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协议,同时应当履行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的裁决。
仲裁协议对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其行使管辖权和受理案件的依据上。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唯一依据,没有仲裁协议的案件即使一方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机构也无权受理。仲裁协议对仲裁管辖权具有限制效力,并保证了仲裁裁决的效力。仲裁机构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及范围也有裁决权。
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对于仲裁机构基于有效仲裁协议作出的裁决,法院有执行职责,体现了法院对仲裁的支持。在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时,有效的仲裁协议是必须提供的文件之一。根据《联合国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的规定,为了使裁决能在另一国得到承认和执行,胜诉的一方应当提交仲裁裁决的正本或正式副本以及仲裁协议的正本或正式副本。在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是法院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中国劳动仲裁中当事人的请求权及劳动仲裁与一般仲裁的区别。当事人有权申请一裁终局的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包括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仲裁裁决在一定条件下具备法律效力。劳动仲裁与一般仲裁在申请程序、机构设置和裁决效力等方面存在区别。法律规定仲裁程序以
仲裁代理人的定义、法律特征、类型以及权限。仲裁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授权委托,代表一方当事人进行仲裁活动,以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其代理性质、代理权限、维护被代理人权益和不能作双方代理人的法律特征突出。另外,文章还介绍了法定仲裁代理人和委托仲
仲裁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仲裁独立原则以及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的原则。其中,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存在与发展的基石,仲裁独立原则保障了仲裁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而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的原则是公正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