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撤销裁决程序的申请人
撤销程序的申请人是指有权提出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申请的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当事人才能最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因此,提出撤销裁决申请的主体必须是当事人,包括原仲裁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一般认为,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应与仲裁案件的当事人相同,但也存在例外情形。例如,当事人是自然人且已故,其继承人应受裁决约束;当事人是法人且不存在或被并入其他组织,其权利义务承受者应受裁决约束。在这两种情况下,继承人或承受者即使不是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也有权以其身份提起撤销裁决的申请。
此外,如果是采取公司组织形式的当事人,其少数股东可代替其组建公司以自己的名义申请撤销裁决。这是为了保护少数股东的权益,因为少数股东在公司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多数股东可能利用其在公司中的地位侵犯少数股东权益。根据现代公司法的原则,少数股东可以提起诉讼。如果公司与第三人有仲裁协议,少数股东可以援引仲裁协议作为形式上的申请人对第三人提起仲裁,并对错误仲裁裁决提起撤销申请。
除继承人、承受者和代替者外,与裁决有其他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也可以提起撤销申请。然而,与裁决无关的第三人无权申请撤销裁决。
2. 撤销裁决程序的相对人
撤销裁决程序作为法院诉讼程序的一种,除了撤销申请人外,还应有撤销程序的相对人。相对人的存在对于举证、质证、认证等程序环节的进行至关重要,以确保法院能够全面准确地认定事实真相并作出正确的裁定。
撤销裁决对仲裁裁决本身和仲裁协议都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的效力意味着其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所规定的义务。仲裁协议的效力意味着当事人应当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进行仲裁,并接受仲裁裁决的结果。
撤销裁决必须为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救济手段。一般来说,撤销裁决前法院应该考虑能否重新仲裁,撤销裁决后应该允许当事人对撤销裁决的裁定提起上诉,但也要作必要的限制。
撤销裁决的救济手段应根据不同情形而定。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仲裁,以重新审理争议并作出新的裁决。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对撤销裁决的裁定提起上诉,以便法院对裁定进行审查。
然而,对于与裁决无关的第三人,他们无权申请撤销裁决。法院应当对撤销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撤销裁决。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
国际仲裁立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由于各国对有效仲裁协议的要件存在不同规定,导致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此外,仲裁裁决的效力和认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各国法院在作出认定时会适用本国法律,导致裁决在不同国家的承认与执行存在差异。
作为一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除具有仲裁一般的诸多优点外,还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实行裁决书稿核阅制度,监督并管理仲裁程序,确保裁决公正;其核心是在同一程序即仲裁程序中,仲裁员视必要可以履行调解员的职能。现行的仲裁规则规定的仲裁费收费标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