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 > 论我国承认和执行区际仲裁裁决的模式选择

论我国承认和执行区际仲裁裁决的模式选择

时间:2024-07-2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270

一国两制下区际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模式探讨

引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为中国创造了区际司法协助的可能和环境。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个法域构成了复杂的区际司法协助主体。在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方面,目前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存在一种安排,而其他法域之间则没有类似的统一规范。根据国际经验,承认和执行区际仲裁裁决可以采取双边协议模式、各法域自主立法模式、区际联合商事仲裁模式和《纽约公约》模式。本文将探讨上述模式对中国区际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的借鉴意义。

一、双边协议模式

一、双边协议模式的合理性

1. 双边协议具有务实性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错综复杂,四个法域在法律体系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特别是内地与台湾地区之间的政治对立加剧了区际法律冲突的尖锐性和相互协助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才能实现彼此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双边协议是通过对话方式进行接触的成果,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和两岸人民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通过双边协议模式首先实现民间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具有务实性。相比于两岸的司法判决,民商事仲裁裁决更有可能获得优先协助。这不仅因为仲裁裁决的政治色彩较弱,还因为现实主义风格认为私法问题与公法问题、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应该分别对待。

2. 双边协议符合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阶段性特点

中国四个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存在不同程度的难度。总体而言,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法律冲突较为缓和,彼此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活动最为频繁和有效。研究表明,香港对内地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数量逐年增长,其中1993年为14件,占当年香港承认和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58.3%;1994年为10件,占当年香港承认和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58.8%;1995年达到24件,占当年香港承认和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80%。在1997年7月1日之前,香港法院竟执行了100多件内地仲裁裁决。相比之下,澳门在回归前没有与内地共同适用的条约和协议,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承认和执行内地仲裁裁决。直到199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一份裁决才得到澳门法院的执行。尤其是内地与台湾之间相互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则相对较为被动。由于双方经贸往来密度和热度不及,加上意识形态的障碍,导致了这种现状。因此,根据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难度,内地与台湾之间的难度最大,内地与澳门之间次之,内地与香港之间最为宽松。不同的难度决定了不能采取统一协议方式对待区际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而只能采取分别的双边协议模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仲裁的优势及其重要性

    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的优势及其重要性。仲裁具备自愿性、公正性、及时性、经济性、保密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能够迅速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商业信誉。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确保得到有效履行。因此,仲裁在解决争议中具有重要

  •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后实施的仲裁裁决撤销程序及其法律背景。该程序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事人权益并借鉴了国际先进做法,但同时也出现了监督程序缺陷及过度强调法院监督等问题。立法者在制定仲裁法时忽视了国情差异及法院自身监督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出

  • 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

    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首先,当事人申请仲裁裁决需满足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条件。其次,仲裁程序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规定的仲裁法或选定规则。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还需满足已经生效和具有执行内容的要求。最后,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文件是

  • 解决相邻关系问题纠纷的途径

    解决相邻关系问题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前两者通过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后两者则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由仲裁机构或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选择何种途径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 强制执行的流程
  • 工伤先予执行法人不见了如何处理
  • 劳动调解书有强制执行力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