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四条的规定,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如下:
如果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有可比价格,那么该可比价格就可以作为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
如果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没有销售,或者无法进行公平比较,那么可以以该同类产品出口到一个适当的第三国(地区)的可比价格,或者以该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为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
如果进口产品不直接来自原产国(地区),但是仅通过出口国(地区)转运,或者在出口国(地区)无生产或者不存在可比价格等情况下,可以以该同类产品在原产国(地区)的价格为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
低价倾销行为的主体通常是大型企业或在特定市场上具有经营优势地位的企业。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构成倾销并非以低于成本价为条件,这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有所不同。
低价倾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以便独占市场。这并不是指一时低价销售某种商品,而是指在较长时间内以较大的市场投放量进行低价倾销。有些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只有连续一段时间进行大量低价倾销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尚未对此进行定量的技术性规定。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陶瓷产品出口依赖海外市场,但近年来遭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如巴西、印尼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积极应诉,但面临律师费用高昂、国家支持不到位等困难。官员建议成立反倾销基金会以扶持遭遇贸易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应附带的证据类型,包括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包括挤占市场份额、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且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自中国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反倾销中的价格承诺是指倾销进口产品的出口经营者,对向外经贸部作出改变价格的承诺,出口的商品不得低于某一价格。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形成垄断的目的。这种倾销违背公平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