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我国与进口国签订的反倾销协议对双方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进口国违反了反倾销协议,我国有权对其征收反倾销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出口经营者可以选择是否作出价格承诺或接受价格承诺的建议。即使出口经营者选择不作出或不接受价格承诺,这并不会影响对反倾销案件的调查和确定。如果出口经营者继续倾销进口产品,调查机关有权确定可能造成损害的威胁更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如果外经贸部认为出口经营者所作出的价格承诺是可以接受的,经商国家经贸委批准后,可以决定中止或终止反倾销调查,而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中止或终止反倾销调查的决定将通过外经贸部公告。
如果外经贸部不接受价格承诺,应向相关出口经营者说明理由。
在调查机关作出肯定的初裁决定之前,调查机关不得寻求或接受价格承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如果根据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中止或终止反倾销调查后,如果出口经营者提出请求或者调查机关认为有必要,调查机关可以继续对倾销和损害进行调查。
根据前款调查结果,如果作出了否定倾销或损害的裁定,价格承诺将自动失效;如果作出了肯定倾销或损害的裁定,价格承诺将继续有效。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定义、形式以及相关规定。临时反倾销措施是在初步认定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后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主要形式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要求提供现金保证金等。其遵循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必须在调查开始之日起60天后采取,期限一般不超
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的概况。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199年的对外贸易法,后来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颁布了反倾销条例。立法动机主要是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频发,中国因缺乏反倾销法规而无力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涉及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主要是关于沙丁鱼类新产品描述和命名的争议。申诉方认为欧共体规定只有北大西洋东部的沙丁鱼能以“沙丁鱼”命名销售,违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规定。而欧共体及专家组则认为该规章是技术规章,并规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定义及其效力问题。离婚调解书是法院调解双方基于离婚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然而,一般情况下,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是无效的。想离婚的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在调解书生效后一定时间后再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离婚调解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