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难救助 > 社会救助准则是什么

社会救助准则是什么

时间:2024-09-26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969
你是否也对社会救助准则是什么有一些疑问呢?很多人都在网上寻找答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社会救助准则是什么这个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赶紧来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社会救助准则的概述

社会救助的准则是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制定的。本文将介绍社会救助的一些原则和规定。

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托底线原则:社会救助制度作为一种底线保障,旨在提供给予急难救助的帮助,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
  2. 救急难原则: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是帮助那些遇到紧急困难的人们,提供紧急救助。
  3. 可持续原则:社会救助制度应当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确保其可持续性。
  4. 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原则: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确保救助资源的合理分配。

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本地区内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社会救助资金和资源保障

社会救助资金和资源保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挤占挪用。社会救助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社会救助信息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以共同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表彰奖励

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救助合同的订立

    救助合同的订立和变更。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东和财产所有人签订救助合同,这些合同具有法律拘束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同显失公平或救助款项与实际服务明显不符,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判决或裁定变更救助合同。

  • 如何申请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定义、时间限制、来源、垫付情形、申请程序及垫付后的追偿。该基金用于垫付机动车事故受害人的丧葬和部分抢救费用,申请时需遵循一定程序,且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垫付后有向责任人追偿的权利。

  • 交通事故民警怎么救助的

    交通事故民警的救助流程。民警首先会进行现场勘查和询问当事人及证人,组织抢救伤员并疏导交通。同时,他们会登记处理事故车辆和物品,并根据调查结果认定事故责任。对于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失踪情况,民警也会依法依规协同多部门进行和对失踪人员的处理。

  • 医疗事故能申请什么救助

    遭遇医疗事故时患者能申请的救助措施。患者在发现医疗事故后应首先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再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经过调查核实后,患者可根据相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申请救助,寻求赔偿。

  • 事故责任书没下来,救助基金能签字吗.
  • 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怎么还
  • 甲遇海难下落不明满年被宣告死亡,其妻子可以再婚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