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否可以决定终止调查

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否可以决定终止调查

时间:2020-07-2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46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是禁止垄断经营的,经营者存在垄断行为的,由反垄断机构对垄断行为进行调查,确实存在垄断行为的,给予相应的处罚,那么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不可以决定终止调查?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否可以决定终止调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中止调查的,应当对经营者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经营者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终止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四十五条 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的涉嫌垄断行为,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调查。中止调查的决定应当载明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的具体内容。

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中止调查的,应当对经营者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经营者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终止调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

(一)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

(二)作出中止调查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中止调查的决定是基于经营者提供的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作出的。

经营者垄断的豁免情形

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种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够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包括概念、主导因素、经济运行、产品必须性等方面的不同。行政垄断的危害包括破坏市场竞争、制约整体社会福利提高、破坏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以及容易导致腐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和垄断协议的相关内容。

  • 自然垄断经营的定义与特征

    自然垄断的定义与特征。自然垄断是资源条件集中而导致的无法或不适宜竞争的垄断形式,常见于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具有垄断性、公益性和不可选择性。关于自然垄断产品的边界和范围存在争议,不同学者对于电力、电信、煤气等自然垄断产品的业务范围持有不同观

  •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包括财产起点标准和综合审查标准。财产起点标准包括沉默标准、提示标准和信号标准,综合审查标准则涉及界定相关市场、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障碍、破产因素、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文章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原则,以规范

  • 经营者集中需要申报吗,向谁申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二)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价

  • 透视反垄断法宗旨与要点
  • 垄断经营构成什么犯罪
  • 垄断经营是否犯罪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