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可以进行差别待遇交易吗
时间:2024-07-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这些企业对商品具有很强的定价权,但这些企业是不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那么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可不可以进行差别待遇交易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是否可以实施差别待遇交易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以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 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 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 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 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如何确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要确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企业已取得市场支配(或优势)地位。这是企业实施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前提条件。
- 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必须实施了支配地位滥用的行为。这是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客观方面。如果企业以合法竞争的方式或依法授权的方式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不仅不违法,而且还受到法律保护。只有当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实施的市场行为限制了有效的、自由的竞争,损害了其他竞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才会受到反垄断法的禁止和规制。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实施的市场行为破坏了自由的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竞争者与消费者的利益,才会被认定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这是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客体要件。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客体为自由的竞争秩序、其他竞争者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企业的市场行为没有对以上客体造成任何损害后果,那么该企业的市场行为就不能认定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也不会受到反垄断法的禁止和规制。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利用其支配地位的优势,在与交易相对人进行市场交易时,出于限制、阻止、遏制竞争的目的,故意采取低价倾销、搭售以及附加不合理条件、诋毁竞争对手等手段,导致竞争者被排挤出相关市场,从而实现其攫取高额利润的愿望。这是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主观方面要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于垄断价格的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否则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罚款金额视违法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价格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
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可以进行差别待遇交易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不得实行差别待遇。如果该类企业实施的市场行为没有对以上客体造成任何损害后果,那么该类企业的市场行为就不能认定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而
-
欧盟反托拉斯法的现代化
[摘要]欧盟反托拉斯法包括限制竞争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两个部分。但在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欧盟反托拉斯法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欧盟制定了新的反托拉斯执法制度,并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新制度赋予欧共体条约第81条第1款和第3款直接适用的效力,废除了对限制竞争协
-
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纠纷
低价倾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I条的规定,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日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即,认定是否构成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无需界定是否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于案件的地域管辖,法律或司法解释没有做出特别规定,应当按照一般侵权案
-
透视反垄断法宗旨与要点
-
反垄断行为经营者范围是如何的
-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怎样处理经营者实施的垄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