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离职工资过一个月才结算合法吗

离职工资过一个月才结算合法吗

时间:2024-02-15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1560
我们知道职工离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但是很多时候职工辞职了,但是工资却是要过一个月才结是否合法?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离职工资是否合法延迟一个月结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职工资延迟一个月结算是违法的行为。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和《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立即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如何要求支付延迟的离职工资?

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要求支付延迟的离职工资:

1.劳动监察投诉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支付工资。劳动监察部门将会对此进行调查,并协助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

2.劳动仲裁申请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以拖欠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通过以上途径,劳动者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延迟的离职工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

  • 2020年离职赔偿金标准
  • 员工离职不签解除合同的处理方法
  • 给别人打工干活算共犯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