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离职后发放吗
时间:2024-01-24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在社会大多数人都应该有着受过教育的经历,同时在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去社会上寻找工作用来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所需, 而同样有着工作不顺利而离职的情况这种情况公司一般会给补偿金,那么经济补偿金离职后发放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经济补偿金离职后发放问题
一、经济补偿金的发放时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同时,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备查期限为二年。
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但劳动者不愿意续签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2.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且未造成失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3. 由于劳动者的过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因劳动合同无效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上述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伤残职工劳动关系解除协议的条款
伤残职工劳动关系解除协议的条款,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协议内容、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离职手续和限制、经济补偿、伤残赔偿金确认、劳动合同解除证明和退工手续等方面。协议中应明确用人单位的补偿义务,包括正常的经济补偿金、伤残赔偿金、工伤医疗补助金等,以保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问题。员工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书面递交辞职信。在离职后,员工必须办理工作交接,否则企业有权暂扣工资。虽然扣留档案和社保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但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各项工作事宜以避免纠纷。
-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
-
2020年离职赔偿金标准
-
提前辞职违约金的扣除问题
-
员工离职不签解除合同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