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非符合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长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
3、对于长期病假的职工,如果在医疗期满后能够继续从事原工作,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在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也无法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鉴定委员会将根据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4、劳动法中的“最低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以及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同时,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
5、如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工作年限,应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此外,用人单位还应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和绝症的劳动者,医疗补助费还应增加,其中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时的工资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仍然有权获得工资报酬。试用期是双方双向选择的时间,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单位在解雇员工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如有违约则需支付赔偿金。同时,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劳务派遣工合同未到期时的裁员处理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裁员是否合法决定了是否需要劳务派遣单位赔偿。同时介绍了劳务派遣的定义、优势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和政治权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