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通过人才交流中心介绍,在一个国家机关找到了一份驾驶员的工作。双方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了工种和合同期限,但是对工资问题没有详细约定,只写了“每月暂领1000元,年底根据工作表现考核决定。”过了年底,机关领导告诉小陈,经过考核他的工资定为每月1200元。可是单位里的其他有正式编制的驾驶员工资却为2000元。小陈问:“我跟别人干一样的活,为什么我比人家工资少这么多?”领导告诉他,人家是有正式编制的,怎么可以跟人家比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如果协商不成,适用集体合同规定;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应当实行同工同酬原则。在这个案例中,小陈作为一名驾驶员,与国家机关签订了聘用合同,劳动报酬条款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应当明确约定。而合同中的“年底根据工作表现考核决定”是模糊的说法,无法直接确定其工资待遇。根据国家机关同岗位同工种人员的待遇水平,小陈应当享受同工同酬的权利,即按照其他驾驶员的工资水平2000元确定。
胡某等6名职工被某机械公司聘为临时工。机械公司承揽了大型设备改建工程,胡某等6名临时工在改建过程中发现水泥圆形筒仓内水泥粉尘浓度高,有呼吸不畅之感,必须有劳保用品才能防止粉尘作业损害身体健康。于是胡某等6人联名要求机械公司发放劳保用品以及粉尘作业津贴。机械公司以本公司只给正式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对临时工无此项开支为由拒绝发放,双方发生争议。胡某等6名临时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发放劳保用品,劳动仲裁机构支持了胡某等人的请求。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劳动者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时,雇主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不损害健康的劳动条件和防护用品。在这个案例中,胡某等人作为临时工在改建工程中发现了存在健康隐患的水泥粉尘环境,要求机械公司提供劳保用品和粉尘作业津贴。然而,机械公司以只给正式员工发放劳保用品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根据国家规定,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劳动条件,而在胡某等人的劳动合同中并没有劳动条件的约定。在没有集体合同可供参考的情况下,胡某等人的要求是合理合法的,他们有权要求单位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要约定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劳动保护等。此外,还提及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合同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劳动合同中工资待遇的约定及降低的相关法律问题。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降低工资待遇,需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违反,将面临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等责任。劳动合同期满后,如降低工资标准且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根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