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发生劳动争议应该怎么办

发生劳动争议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5-01-0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2371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容易发生劳动纠纷,如果不能好好协商的话就比较麻烦了。那么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解决劳动争议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固定证据

劳动者应保存好相关证据,特别是对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这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考勤记录、厂牌、工卡等。如果没有这些资料,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以确保劳动关系得以确认。

2.协商调解

无论发生何种性质的劳动争议,劳动者应首先选择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调解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处理劳动争议的成本最低,对劳动者最有利。

3.仲裁诉讼

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与劳动者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能达成一致,劳动者应及时进行仲裁诉讼。如果符合申请法律援助条件,劳动者应委托专业律师申请援助。即使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也应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士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的特征

1.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劳动纠纷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是指与中国境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以及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身份的争议不属于劳动纠纷范畴。例如,劳动者之间的争议、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力流动引发的争议、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的争议、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与劳动服务主体之间的争议等,都不属于劳动纠纷。

2.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劳动纠纷的内容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旨在实现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之间的关系。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不是为了实现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那么这种争议就不属于劳动纠纷范畴。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就业、工资、工时、劳动保护、劳动福利、职业培训、民主管理、奖励惩罚等。

3.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或对抗性矛盾

劳动纠纷可以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或对抗性矛盾,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劳动纠纷表现为非对抗性矛盾,但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差旅费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取决于其性质。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包括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等,以控制差旅费用,防止违规行为。

  • 拖欠农民工工资之后的经济补偿方式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

  •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的概述
  • 工伤赔偿及相关待遇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